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謹上太尉
剡路除荊棘,王師罷鼓鼙。
農歸滄海畔,圍解赤城西。
赦罪春陽發,收兵太白低。
遠峰來馬首,橫笛入猿啼。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故蹊。
已聞開閣待,誰許臥東溪。
剡路除荊棘,王師罷鼓鼙。
農歸滄海畔,圍解赤城西。
赦罪春陽發,收兵太白低。
遠峰來馬首,橫笛入猿啼。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故蹊。
已聞開閣待,誰許臥東溪。
剡地的道路清除了荊棘,朝廷的軍隊停止了戰鼓。農民回到滄海之畔,赤城之圍得以解除。赦免罪人如春天陽氣生發,收兵時太白星低垂。遠處的山峰來到馬前,橫笛聲融入猿啼聲中。蘭渚催促著搭建新的營帳,桃源讓人認出舊日的小路。已經聽說太尉開閣相迎,誰還能允許自己臥居東溪呢。
剡(shàn)路:剡地的道路。剡,古縣名,在今浙江嵊州。
鼓鼙(pí):戰鼓。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
春陽:春天的陽氣,這里比喻朝廷的恩澤。
太白:星名,主兵象。
蘭渚:生長蘭草的水中小塊陸地。
桃源: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開閣待:表示歡迎賢才。
臥東溪:指隱居。
此詩創作于朝廷軍隊破賊之后。當時社會經歷戰亂,軍隊在剡地取得勝利,社會秩序逐漸恢復。詩人目睹這一情景,為表達對太尉的敬意和對和平的欣喜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破賊后剡地的和平景象,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與人文景象展現戰后變化。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從戰亂走向和平的狀態,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對太尉功績的肯定。
病暑已成痼,塵埃凝簡竹。蕭蕭北窗下,閉門惠煢獨。曜靈欲西邁,風露涕心目。仰觀牛女星,相望明河曲。誰能卻鳳皇,共此鶩雞逐。美人天一方,郵音空往復。寥寥明月懷,翳翳談間玉。歡喜聞歸期,縶彼白駒谷。幸自有長林,尚可停鸞鵠。平生景風操,慷慨懷賦竹。恨無百畝地,相與種黃獨。只有滿架書,可寄千古目。何敢偭規矩,周容競追曲。彼不見泰山,政以鹿斯逐。子酌芝山泉,天運兩回復。應感鶴鳴章,聊以石攻玉。遷喬豈不佳,歲寒須入谷。天地何方圓,吾將叩歸鵠。
云岡石窟鑄神工,北國青瓷出大同。渾似雕磨金闕壯,忍忘剔劃魏都雄。萬緣善化千人渡,一覺華嚴六劫通。但看年關生旺火,九龍壁上欲乘風。
渡頭渾似曲江濱,誰種桃花隔世塵。紅雨綠波三月暮,暖風黃鳥數聲春。舟橫落日非無主,樹隔層霞不見人。幾欲前源訪仙跡,迷茫何處問通津。
大隱金門三十載,壯懷中夜每聞雞。今朝一吐虹霓氣,萬里交州入馬蹄。
一月又一月,兩月共半邊。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
常年十月未花開,雪片今年九月回。便有早梅隨早雪,一枝笑看萬花摧。
仕者必期通,隱者必期高。麋鹿或可群,肉食安可饕。圣人履中正,白首濟川舠。悠悠荷簣者,果識圣心勞。浮云馳白日,黍稷生蓬蒿。飯蔬食飲水,曲肱謝游遨。汶上去不顧,陋巷貧絕交。徒聞武城宰,割雞以牛刀。
乖疑起恩愛,離別生歡娛。念子非一身,中懷難久俱。握手一相失,奄忽秦與胡。新知自言樂,山海日以殊。行路方未央,出門思故廬。浮云沒景光,北風悲有馀。褰裳復四顧,徘徊當路衢。結發在戰場,皓首為征夫。
上堂拜父母,甘旨手自供。入廟羅豆籩,祀我祖與宗。死者魂魄安,生者恩義隆。一門無二志,謦欬生春風。豈惟薰閭里,上聞天九重。祥云及膏雨,滋我庭下松。孰云唐虞遠,不得身遭逢。由來豪杰士,世世皆時雍。
夢里青羊且信疑,今朝南楚定歸期。先生六館人師上,圣代千秋孝理時。朱橘正堪霜后薦,錦衣行見膝前嬉。三公一日誰輕重,莫問重來鬢有絲。
東西坊本依城市,大小山今有弟兄。擬卜幽棲分嶺翠,好憑竹閣聽泉聲。倦同飛鳥投林急,慵愛蝸牛戴屋行。湖上一椽聊爾爾,扶犁權與老農耕。
憶來時,月明花弄影。芙蓉傍臉藏,柳葉吹衣冷。慎教鸚鵡知,簾幕人初靜。
山頭寒鴉凍不死,嶺上玉梅已秀發。密密同云二九天,北風吹作漫天雪。春痕掐到雪中條,忽驚臘八是今朝。先生大笑沖寒起,蹇驢一徑踏瓊瑤。前頭樹色何清絕,樹里茅檐半明滅。林背僧庵林外橋,時見提壺人出沒。提壺人過有閑心,先生顧盼有閑吟。相逢雪里無言說,不覺陶然忘古今。古亦有梅吹薌澤,古亦有雪鋪瑩白。古人嚼雪探梅處,今人不見古人跡。今年寒燠錯江南,冬來久滯玉龍驂。直聞臘鼓敲年底,始見頭番雪意酣。思將禪向維摩證,思將米向袁安贈。恐被孤山鶴笑人,不如歸坐爐香定。爐香定處白無塵。三尺瑤琴照古春。瀲滟村醪如此醇,縹緲心光如此新。呵開凍墨蟾蜍硯,大書好句答良辰。
遠郭人煙曉,寒江魚蟹秋。黃柑金個重,白稻玉精流。輟誦臨虛市,親調進膳羞。亦知官幕府,有子復何憂。
江南不到幾秋螢,風壑云林夢草亭。萬里乾坤雙老眼,他山不似故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