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四日宿于沙市舟中捲簾忽見新月天色如水鄉思凄然得詩一聯云詩成天作紙簾捲月為鉤連夕燭有花至六日家書來自臨安足成一篇寄二弟
今夕果何夕,章華臺畔舟。詩成天作紙,簾捲月為鉤。蠟炬知何喜,鄉心未免憂。家書隨雁足,兩月到荊州。
今夕果何夕,章華臺畔舟。詩成天作紙,簾捲月為鉤。蠟炬知何喜,鄉心未免憂。家書隨雁足,兩月到荊州。
歌筵當日小蓬瀛。晚妝明。識芳卿。挽袖新詞,曾博遏云聲。又侍仙翁燈夕飲,紅霧底,沸簫笙。
催人刻燭待詩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騰。墨涴香羅回盼處,和笑道,太狂生。
榆陽舊歲歷艱屯,滿目瘡痍氣不春。
愧我愛民非若子,感民視我宛如親。
立祠肖像情何厚,遮道攀轅意更真。
對此蒼黎空恨別,潸然與眾共沾巾。
故鄉回首乍銷魂,依舊長條鎖院門。
已是腰圍憐瘦影,況堪眉樣黦春痕。
聲聲曉月枝頭鳥,草草斜陽郭外村。
三載漂搖成往跡,慣將閒恨一并論。
風催雨促。今番不似前歡足。早來最苦離情毒。唱我新詞,掩著面兒哭。
臨行只怕人行遠。殷勤更寫多情曲。相逢已是腰如束。從此知他,還減幾分玉。
聽雨愁櫻,坐月吟楓,和雪勾梅。記天風掠海,吹涼客夢,秋霜做鬢,瘦損詩懷。籬下三年,日邊萬里,傲睨江湖憐我才。家山好,念風塵老去,落拓歸來。
天涯殢易吾儕。更屈鐵摶沙事事乖。便遼天凝碧,燈星絕塞,湘波怨綠,硯雨蕭齋。短劍橫經,長髯劾史,舊館而今何處開。風吹又怕,煙吟墨語,也化蒼菭。
羨子中年即愛閒,
了然榮辱不相干。
休官彭澤思陶令,
載妓東山憶謝安。
坐久白云生半榻,
睡醒紅日上三竿。
蹇余剩有煙霞想,
自愧功名脫屣難。
避地郊坰村自孤,閑依水竹敞清都。客來荒徑同鳴玉,月到寒塘正弄珠。
碧海仙蹤天外遠,黃粱塵夢醉中無。連床睡熟憑誰喚?只許橫江獨鶴呼。
斑騅攜得素馨花
陸賈風流映漢家
一片羅陽歌舞石
看君飛滿筆端霞
北國亦知岐有夷,何嘗烽火報驚危。擁旃絕漠聞嘉語,緩帶臨邊出好詩。約我一樽迎嗣歲,待君三館已多時。從今無事唯須飲,文字聲名人自知。
平世功名路甚夷,不勞談說更騎危。早年拭目看成賦,近日收心聞琢詩。古錦屢開新得句,敝貂方競苦寒時。南還欲向春風飲,塞柳凋枯恐未知。
玉線金針相續難,
劫壺空處妙投關。
香林煙暖風排雪,
月窟冰寒影轉山。
里許借功方得活,
那時退位不知閑。
宗家密密綿綿事,
布施多人莫要慳。
澗道橫遮松柏林,
紫泥遙護洞天深。
香爐絕頂應須到,
石傘遺銘尚可尋。
禹穴久疑神圣跡,
秦碑堪痛霸王心。
往來身外無窮事,
不及當歌酒滿斟。
縱談四壁靜,宴坐一鈴鳴。
老火漸消晝,寒窗忽報晴。
凄涼魯兩士,赫奕漢三明。
俱作南柯夢,令人骨亦驚。
文彩翩翩錦作衣,
花陰同立亦同飛。
何當得侶翱翔鳳,
集向明時覽德輝。
葉滿苔階杵滿城
登高望遠自傷情
瓊枝璧月春如昨
冰簟銀床夢不成
往事悠悠增浩嘆
清愁苒苒帶馀醒
豈知一夕秦樓客
腸斷綠荷風雨聲
兩岸參差當赤曛
走馬直度千溪云
入門不見趙公子
過峽還同鄭廣文
桃林地涌金銀氣
仙掌霞明錦繡文
鐵鎖高攀定何處
玉簫疑向夜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