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鴻雁之什 鴻雁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恣游憶昨夕,風高山月皎。
人影落茶溪,濤聲掛松嶠。
凄清溢杪秋,朗凈凝平曉。
良談屬光霽,玄思徹微妙。
春陽入素弦,秋堂共澄眺。
三益幸已親,六根行當了。
歷代名書畫,中原古鼎彝。
不教蕭翼看,常怕米顛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與掌匙。
貴無它嗜好,焉用太清為。
清秋節。金風陡起悲離別。悲離別。長天月影,常圓常缺。
空階蕭瑟聲聲葉。霜花點點腸千結。腸千結。云外翔鴻,夢中化蝶。
榆柳清陰覆井床,
南風五月叫蜩螗。
我行真為村農喜,
綠樹中間麥盡黃。
底事沖冠怒。為紅顏、天驚石破,只君能語。魑魅魍魎同一貉,忍見故宮狐兔。天已墮,臣心如剖。故舊慷慨都赴死,問孱翁,何處逃秦土?天地窄,寸心苦。
一枝詩筆千秋賦。捧心肝、哀詞幾闕,盡傾肺腑。我嘆此翁天欲喪,幸有文章終古。更認得,松楸故堵。重樹豐碑石壁下,仰詞翁、百歲來瞻顧。魂應在,感知遇。
瑣瑣新松雜稚杉,
青青數寸倚嶄巖。
牛岡自有神呵護,
未怕林間走鹿饞。
碧澗有神龜,千歲游蓮葉。
七十古來稀,壽母杯頻接。
繡衣牽彩衣,喜慶相重疊。
龜紫看孫曾,鶴發何須鑷。
曉起闌跚病未瘥,幽窗倦啟眼婆娑。
斜風深院狂吹樹,小雨湘簾冷作波。
花意引回香力細,秋思分與雁聲多。
茂陵同是天涯客,可也書空喚奈何。
柳陰池上,夜月涼時,角枕夢回暑退。
青絲玉虎,付與紅兒,催汲井華新水。
借茶爐、候火煙炊,嫩湯微溫欲試。
佩解羅袿,蘭檻龜紗先閉。
雙鳳錢通侍女,片霎私窺,彀儂心醉。
暖玉溫柔,纖蔥溜滑,澡豆麝臍芳氣。
漸欹斜、無力挼挲,起展湘紋便睡。
愛此際、翠鬢云松,雪胸香膩。
六經皆可注,不可注者詩。詩人化為土,千古存其辭。其辭雖可讀,其義不可思。
即如谷風篇,云是棄婦為。而婦見棄故,孔子不必知。今欲求其解,豈可空言治。涇渭何所指,方舟何所施。必其家庭事,瑣屑皆得之。而后此詩義,明白無所疑。不然詩雖存,詩義終支離。
論語首學而,其教先自治。繼之以為政,而后論所施。孟子則不然,所重在救時。知言與養氣,姑弗遽及斯。先載齊與梁,兩君問答詞。其于本末間,似乎倒置之。
尼山與鄒嶧,同為萬世師。何敢妄擬議,愿為深長思。
月落城烏啼未了,
起來翻為無眠早。
薄霜庭院怯生衣,
心悄悄,紅闌繞,
此情待共誰人曉?
宿得山房萬念清,不貪勢利不貪名。
微茫梵語空中味,瀟灑松濤世外聲。
覺破長眠鐘報曉,醒馀癡夢漏殘更。
即今點化思回首,誤落人間已半生。
剪酥蹙錦上林花,
曉怯春寒不放開。
驀聽一聲撾羯鼓,
檀心遠送異香來。
沙如星射水流光,憶著南山步石梁。秋興日來知幾首,可無南落雁成行。
塞郭衣冠匪乏人,步能送我獨情真。幾思覓句相料理,風月溪山不易親。
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從今裊裊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