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其三 樊于期
可將何物贈新知,四拜臨風刎頸時。易水夜寒人不返,千秋猶自惜于期。
可將何物贈新知,四拜臨風刎頸時。易水夜寒人不返,千秋猶自惜于期。
頻搔白首強憂煎,
細雨青燈思欲顛。
南北東西三萬里,
古今上下幾千年。
只因知事翻成惱,
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識丁馬前卒,
隔床鼾鼻正陶然。
二月泉南驛騎回
亂離懷抱為君開
雙鳧暫假王喬力
百里空淹蔣琬才
省幙薇陰遮案靜
溪船山色入樓來
應知別后遙相憶
清夜吹簫月滿臺
憶昔三月朔,歲在火鼠鄉。朝登迎鑾鎮,夜宿清邊堂。
于時坌飆霧,陽精黯無芒。胡羯犯彤宮,犬戎升御床。
慘淡銅駝泣,威垂朱鳥翔。我欲疏河岳,借助金與湯。
吾道率曠野,繞樹空徬徨。慷慨撫鰲背,艱關出羊腸。
扶日上天門,隨云拜東皇。祖逖誓興晉,鄭畋義扶唐。
人謀豈云及,天命不于常。泗水沉洛鼎,薊丘植汶篁。
瑤宮可敦后,玉陛單于王。革命曠千古,被發綿八荒。
海流忽西注,天旋俄右方。嗟予俘為馘,萬里勞梯航。
秋風上甌脫,夜雪臥桁楊。南冠鄭大夫,北窖蘇中郎。
龍蛇共窟穴,蟻虱連衣裳。周旋溲勃間,宛轉沮洳場。
漠漠蒼天黑,悠悠白日黃。風埃滿沙漠,歲月稔星霜。
地下雙氣烈,獄中孤憤長。唯存葵藿心,不改鐵石腸。
斷舌奮常山,抉齒厲睢陽。此志已溝壑,余命終巖墻。
夷吾不可作,仲連久云亡。王衍勸石勒,馮道朝德光。
末俗正靡靡,橫流已湯湯。余子不足言,丈夫何可當。
出門仰天笑,云山浩蒼蒼。
乍見驚胡婦,相嗟遇楚兵。
北來鴻雁密,南去駱駝輕。
芳草中原路,斜陽故國情。
明朝五十里,錯做武陵行。
宇宙風煙闊,山林日月長。
開灘通燕尾,伐石割羊腸。
盤谷堪居李,廬山偶姓康。
知名總閑事,一醉棹滄浪。
我過梁門城,樓桑在其北。
玄德已千年,青煙遶故宅。
道傍為揮淚,徘徊秋風客。
天下臥龍人,多少空抱膝。
三年別淮水,
一夕宿揚州。
南極山川古,
北風江海秋。
昭君愁出塞,
王粲怕登樓。
千載英雄淚,
如今況楚囚。
滿城風雨送凄涼,三四年前此戰場。
遺老猶應愧蜂蟻,故交已久化豺狼。
江山不改人心在,宇宙方來事會長。
翠玉樓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滄浪。
乾坤未失鹿,
滄海欲飛灰。
人已逃時去,
山猶擇地來。
寒流清有影,
怪木老非梅。
西有龍翔寺,
禪門徹夜開。
鯨波萬里送歸舟,
倏忽驚心欲白頭。
何處赭衣操劍戟,
同時黃帽理兜鍪。
人間風雨真成夢,
夜半江山總是愁。
雁蕩雙峰片云隔,
明朝躡??作清游。
臘近衣方授,
山深寒愈嚴。
病將書卷廢,
愁伏酒杯添。
故里風塵隔,
微官歲月淹。
思歸歸未得,
低首愧陶潛。
秋色金臺路
殷殷半馬蹄
因風隨作雪
有雨便成泥
過眼驚新夢
傷心憶舊題
江云愁萬疊
遺恨鷓鴣啼
馬行諳舊路,
雞唱認層巔。
洞口有桃處,
江村欲雪天。
熏爐香琬刻,
洗杓汲靈泉。
我愛長留此,
山深日似年。
當年嚼血灑銅駝,風氣悠悠柰若何。
漢賊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覺二年過。
古今咸道天驕子,老去忽如春夢婆。
試把睢陽雙廟看,只今事業愧蹉跎。
夢破風煙逈,
衾寒不自由。
鐘聲到枕曙,
月影入簾秋。
雁過江山老,
蛩吟草樹愁。
整冠人共笑,
兩月不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