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非漁選入國學二首 其一
趙尉樓邊百草芳,黃金臺畔柳初黃。遙攜四百峰頭月,還就三千弟子行。上國驊騮爭道路,六堂風雨盛文章。看君珥筆彤墀內,不為槐花更著忙。
趙尉樓邊百草芳,黃金臺畔柳初黃。遙攜四百峰頭月,還就三千弟子行。上國驊騮爭道路,六堂風雨盛文章。看君珥筆彤墀內,不為槐花更著忙。
迢遙徑路松蘿滿
一道鳴蟬玉磬聲
立馬乍驚仙樂奏
登臺偏訝雨花明
軒傳遺履青鸞入
洞有馀丹紫氣生
卻向珠宮問奇事
御香猶繞漢雙旌
孤帆才見下揚州,
鐵甕城邊又泊舟。
客夢喜隨家北渡,
鄉心還共水東流。
無邊芳草迷瓜步,
不斷青山到石頭。
日暮空江憑眺處,
茫茫鼓角動人愁。
盛夏不興師,如何動鼓鼙。誕敷今已遠,來格爾何遲。火嶺安營苦,炎荒轉粟疲。會應霖雨降,早見洗兵時。
五月北風多,聲來撼遠柯。飄蕭今已甚,震蕩復如何。昧昧思嘗膽,紛紛謾擁戈。唐時洗兵馬,誰為挽天河。
石古苔痕厚,
巖深日影悠。
參禪因久坐,
老佛總無愁。
柏寺官聯謬,
萍蹤宦海浮。
向來苕霅夢,
罪我亦春秋。
閑人無處破除閑,
待得漁舟一一還。
峰頂夕陽煙際水,
分明六幅巨然山。
耕莘起三聘,
釣渭載后車。
遇合非湯文,
終然老農漁。
曉雪才過天氣清,
喧闐鉦鼓喜迎春。
世間多少虛名事,
綵仗驅牛又一新。
前村昨夜雪晴時,春到寒花第一枝。錯認孤山小橋路,月移疏影鶴歸遲。
東風吹春到南枝,三花五蕊香參差。幽禽戴雪頭已白,月明忍凍應多時。
油碧窗扉紗似霧。
剛覷見、遠山顰處。
曉來饒舌憎鸚鵡。
道夫人薄怒。
晚歲蕭郎依佛火。
早打點、心經一卷,授伊蠻素。
桃花生子,可小名法護。
譙門曙漏咽銅龍,
天上祥云捧日重。
廿里馳驅經輦道,
萬山環繞護堂封。
黃金臺殿東西列,
白玉輿梁遠近重。
欲向橋陵追杜老,
難將瓦缶敵黃鐘。
路轉川回失系舟,
更教兩驛過徐溝。
多情團柏關前水,
卻共清汾一處流。
平吳事業塤篪逝,入洛春光佩黻齊。
戟署已消龍虎氣,妝樓舊是鳳皇棲。
壞墻憶遠詩篇在,苔石燒香履跡迷。
十四年來逢谷日,不忘分手小軒西。
蓬島何曾見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人于清德尊元老,天為蒼生佑大賢。鶴燄齊鳴鈴閣敞,蟾輪恰照綺筵圓。迎春好上長春頌,頌比靈椿更八千。從來康壽歸仁者,亦有耆英作藎臣。公以大儒持節鉞,天教貞干邁松筠。常存一事無欺意,自定千秋不朽身。那羨香山圖九老,逃禪晚歲尚迷津。鳳水龍山毓范韓,屹然柱石重朝端。謳歌到處九州督,知遇當年七品官。海國重臨填甲算,福疇新錫侑辛盤。江南父老遙臚祝,惠愛于今欲報難。禮坊道岸溯前謨,慚愧東床學業蕪。一卷傳經敦百行,兩篇賜什反三隅。丈人峰峻仙霞阻,別駕輿題綵服娛。自爇心香拜南極,捧觴如共鯉庭趨。
萬頃煙波一釣翁
玄真心事偶相同
平生我亦輕軒冕
分取苕溪半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