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山居雜詠二十首 其八
莫言山里絕無朋,
漸住云間幾處僧。
八歲沙彌頭帶笠,
驅牛一直上高層。
莫言山里絕無朋,
漸住云間幾處僧。
八歲沙彌頭帶笠,
驅牛一直上高層。
不要說山里絕對沒有朋友,在這里住久了會發現云間有好幾處僧人的蹤跡。一個八歲的小沙彌頭戴斗笠,趕著牛一直往高山上走去。
絕無朋:絕對沒有朋友。
漸住:住得久了。
沙彌:佛教中出家的男子,這里指小和尚。
高層:高山上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居住在山里,在日常山居生活中觀察到小沙彌趕牛的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閑適愜意。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獨特與美好。其特點是用簡單文字描繪鮮活畫面。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山居題材詩歌提供了生動案例。
空齋調雁柱,滄海聽龍吟。弦指風雷聚,波濤棟宇深。揚鬐聲裂石,坐客晝驚心。漸覺音和緩,春膏沛遠林。
銷愁應仗酒為兵,客夢朝朝帶宿酲。彭蠡蚤寒風色緊,賓鴻吹送兩三聲。長夏離家事遠游,蘆潭秋杪尚維舟。不知昨夜愁多少,五老朝來盡白頭。
大雅詩書志,高情洞壑居。風流宜鶴氅,云氣繞鸞輿。摛辭過梁宋,召客得應徐。投簪吾未老,猶可曳長裾。紫閣投朱紱,青山臥白云。鳳笙流秘曲,鴻寶枕靈文。近得臨邛客,飄然思不群。時傳古詞賦,為我洗塵氛。
二月東風翻作凍,兩年春意臘前歸。越中兒女燕中長,不識今朝是雪飛。
紫橐光華穩致身,會看功業上麒麟。丈人久誤人間世,莫忘他年蕙帳春。
春水參差漲野塘,低田三月始分秧。疏疏看過酴醾雨,曲曲行隨薜荔墻。深樹鳴鳩桑葚紫,午風團蝶菜花黃。石橋邐迤村西路,時有人家煮繭香。
恩錫諸侯胙土寬,夕郎捧冊出長安。雙旌搖曳星文動,四牡驂驔岳色寒。汝海屏藩周甸服,平輿家世漢衣冠。禮成因得詢風俗,多似先賢傳里看。
郊外金軿步帳隨,道邊游女看王妃。內官走馬傳書報,陌上花開緩緩歸。
廣陵山閣好躋攀,放眼乾坤夕照閒。十里松濤傳石磬,萬重云樹接江關。雷塘尚積千秋恨,法海旋偷半日閒。幸得有人同此意,五泉亭上竟忘還。
我來欲問小乘禪,慚愧塵埃未了緣。忽憶去年秋夜話,共聽風雨不成眠。
仲容高曠有閑身,曳耒分明已絕塵。一月別來將小雪,八篇傳到盡陽春。煙波西塞搖雙槳,風雨桐江掛一倫。我亦途窮須慟哭,竹林攜手敢逡巡。
平時漫心不住。直到愁來沒放處。些些離思便縛人,何況人間癡兒女。悶眼送秋秋不去。無端日日風兼雨。此時不敢盼行人,但得書兒來幾度。
夢魂潦草。簾外春寒峭。晴雪滿階慵不掃。瘦了梅花多少。玉人懶起嬌柔。繡衾偎暖香篝。道是宵來中酒,日高猶未梳頭。
謾言嘉谷可登盤,糠秕還憂欲去難。粒粒皆從辛苦得,農家真作雨珠看。
樹槎牙。冰交加。冷艷疏疏瘦影斜。幾枝梅放花。天一涯。語三叉。已是情多怨物華。那堪更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