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感
彌天浩劫擾中原,
萬姓恩沾雨露安。
只恨我非千歲佛,
可能普遍子元元。
彌天浩劫擾中原,
萬姓恩沾雨露安。
只恨我非千歲佛,
可能普遍子元元。
漫天的大災難擾亂了中原大地,百姓們得到恩澤如同受到雨露滋潤般安定。只遺憾我不是能活千歲的佛,不然或許能普遍地庇護天下百姓。
彌天:滿天,形容極大。
浩劫:大災難。
恩沾雨露:受到像雨露一樣的恩澤。
子元元:像對待子女一樣愛護百姓,元元指百姓。
由于信息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中原地區遭受了重大災難,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受到影響,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百姓的關懷和對災難的痛心。其特點是情感直接,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和詩人的濟世情懷。
人家近水磨茶香,江影船頭古塔長。縱有琵琶舊時月,肯將清淚落潯陽。
千里江行快雪晴,白銀為海玉為城。舵樓高處看山興,又比常時分外清。
催舟三日鼓鼕鼕,千里江程百丈中。兩岸青山看不盡,此行未厭石尤風。
三江風起白鷗飛,遠水征帆一片歸。怪底黃塵涴吾足,白頭未得上漁磯。
尺幅綠千尋,
蒼茫煙欲吐。
秋夜對寒窗,
疑墮瀟瀟雨。
鴉啼金井東方白,起送關山遠行客。
前車軋軋后車催,莫問東西與南北。
天上日月無停輪,有淚不灑車中塵。
黃塵如海車如水,出門遙遙千萬里。
相思日夜聽車聲,歸時還待鴉啼起。
車遙遙,上青天,門前路,直如弦。
茫茫名利途,誰斲車輪圓。
安得兩輪生四角,朝朝相見心即樂。
莫笑門庭草棘荒,
也能隨事答年光。
半瓶野店沽醇碧,
一畚鄰園餉矮黃。
春事三分破二分,山郊勸相豈虛文。
通宵已過臺前雨,破曉誰耕隴上云。
士女攜壺方雜遝,老癃扶杖亦歡欣。
迂疏為郡渾無補,只把豐年答圣君。
寒梢雨里愁無那。林下開時宜數過。
夕陽恰似過清溪,一樹橫斜疏影臥。
朱唇莫比桃花破。鬢裊黃金花欲墮。
剩看春雪滿空來,觸處是花尋那個。
乾坤無處置狂才,只合抽身走夜臺。筆落鬼神終避焰,哭殘山水為留哀。
塞高雞鹿彎弓出,梁擁黿鼉草檄來。大府機謀誰倚仗,一樽空自酹蒼苔。
名場不惜拔蝥弧,經史填胸得氣粗。一卷丹黃樊紹述,平生名字庾肩吾。
曾傾美醞看余飲,不道雄譚失子孤。撲棗貰裘歌散盡,章江風雨夜模糊。
青尊病里罄交歡,況復風塵旅思寬。
天地祇憐詞客在,鶯花懶逐世人看。
邊關鼓角春聲慘,宮闕星河夜色寒。
牢落他年垂釣者,白云猶自憶瑯玕。
秋圃看花興久闌,
傲霜枝尚未凋殘。
斜陽魚市無人賞,
留共先生保歲寒。
漫費人蒸土,
常如物潰堤。
傍疑為息壤,
下恐有蟠泥。
識我泥涂里,三薰三沐之。
窮途知己感,過譽眾心疑。
歲月銷詩卷,風霜換鬢絲。
瓣香絳云叟,如見劇談時。
分得瑤池種最奇,
半含香露尚開遲。
風清月白東籬畔,
猶憶江邊欲墮時。
鸞啼花亂好良辰,
客里東風日日新。
春色醉人無遠近,
不知今是異鄉身。
為嫌紅紫污家風,
故向春來學種松。
祗恐等閑兒女輩,
輒將斤斧損髯龍。
靜聽木葉下西風,燈影昏昏照病容。
滴碎愁心秋夜雨,敲殘客夢寺樓鐘。
衡陽雁斷三千里,巫峽猿啼十二峰。
我久欲歸歸未得,云山疊疊水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