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花六首 其二
空枝相對愜清幽,
誰把繁花綴上頭。
為囑狂風索吹盡,
莫留殘蕊向人愁。
空枝相對愜清幽,
誰把繁花綴上頭。
為囑狂風索吹盡,
莫留殘蕊向人愁。
對著空枝本覺愜意清幽,是誰把繁花綴滿枝頭。我囑托狂風將花吹盡,別留殘蕊讓人添愁。
愜:滿足,愜意。
綴:點綴,裝飾。
索:要,需。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看到花開花落的時節。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寧靜的生活狀態,看到繁花盛開又聯想到其終將凋零,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花開花落,表達對美好易逝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現象的獨特感悟。
水合百源爭一關,正須滟滪控奔湍。露機象馬渾閒事,合作頹波砥柱看。
寒窗莫怪吟聲苦,舉室長懸似細腰。
明公昔乘御史驄,問俗直過東山東。海底鯨鯢失巢窟,草間狐兔無留蹤。明公今曳尚書履,手握星樞正天紀。詔草親勞主上裁,蒲輪特為蒼生起。白首兼持將相權,中朝五福幾人全。威加朔漠三千里,身系安危四十年。明明袞職誰能補,籍籍人稱仲山甫。不獨芝蘭滿徑庭,盡看桃李填門戶。桃李陰陰壽域開,帝垣西畔接蓬萊。朝回欲致長生祝,笑對南山歌有臺。
坤維拓提封,形勝古天府。血戰五十秋,零落馀八柱。江南傳箭急,誰暇此回顧。落日古渝城,杖鉞乃甚武。天東甑雖墮,吾自強支拄。渡瀘躬討逆,歸來戰彌苦。蕭條下夔門,機阱伏中路。咄咄快敵仇,誰歟掩抔土。哀哉關西雄,國亡猶不負。同時督軍將,腰金插雙虎。
真個憶。花下雨聲初息。猛記烏衣曾舊識。丁寧教去覓。春半峭寒猶力。淚滴兩襟成跡。獨倚危闌清晝寂。草長流翠碧。
紅裙翠袖娼家女,未解行云與行雨。笑撚花枝背錦箏,可憐花發春無主。東飛紫燕西飛蝶,九轉柔腸斷難接。彩箋一幅不盡情,為渠寫作傷春行。
曉出都門得好懷,暖沙晴日凈風霾。高墩遠聳如孤塔,廢堞中分似斷涯。新命又陪詞客后,舊題曾與故人偕。停驂野寺叨茶供,正及山僧午未齋。
秋云如練鎖千山,樓閣重重水自湲。鎮日溪橋無俗侶,杖藜扶鶴是高閒。
海樹靈風吹彩煙,丹陵朝客欲升天。無央公子停鸞轡,笑泥嬌妃索玉鞭。
山水情緣奈老狂,追尋古跡已倀倀。正疑丹井終埋土,直問盤松始放秧。峨鼻一峰臨越絕,龍池六月掛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憶故鄉。
才喜新秋不自勝,豈期煩暑轉相仍。微風小動爐中出,虛閣高凌甑里蒸。汗浹徒勞白羽扇,肺乾空想玉壺冰。翛然欲奮凌風翼,汗漫清虛去未能。
登臨長憶鳳凰臺,六代興衰跡已灰。山色共知今日好,水聲如訴舊時哀。天低白日浮云合,地勝黃金與土埋。王謝諸公吟不盡,風光留待后人來。石頭城下系孤篷,滿眼興亡六代宮。吳晉山川非舊國,宋齊陵墓但秋風。犧牲不入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欲問漁翁渾不識,年年江上蓼花紅。
萋萋芳草空無數,惆悵王孫去不歸。何似幽蘭紉作佩,也勝游子芰荷衣。
閒剪秋煙補敝廬,情因才誤莫如無。紅顏攬鏡窺三世,白發忘筌盡一壺。醉月迷花緣自了,淩虛委地道何殊。漫隨莊夢翩翩蝶,飛入丹青壁上圖。
故山疊疊是愁端,真宰何由刬翠巒。客館雨聲燈火共,皇都春色畫圖看。花飄金谷彩云散,木落洞庭歸雁寒。見說攜家近仙館,紅塵咫尺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