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神清心妙,山長水遠,有分何年瞻望。
晴空一月彩云飛,又起我、無窮想像。
一陽門徑,九華恩露,惟愿分明指向。
竹風頻起紫微煙,似有意、許歸吾黨。
神清心妙,山長水遠,有分何年瞻望。
晴空一月彩云飛,又起我、無窮想像。
一陽門徑,九華恩露,惟愿分明指向。
竹風頻起紫微煙,似有意、許歸吾黨。
心神清凈靈妙,山水相隔遙遠,不知哪年才有緣分得見。晴朗天空中明月伴著彩云飄飛,又勾起我無盡的想象。一陽的門徑,九華的恩澤雨露,只希望能清晰地指明方向。竹林中風頻頻吹起紫微宮的云煙,似乎有意允許我歸入這一群體。
有分:有緣分。
一陽:在道教等文化中有特定象征意義,這里可能指修行的某種門徑或境界。
九華:可能指代具有神圣、祥瑞意義的地方或事物,這里或許指修行的恩澤。
紫微煙:紫微,常象征尊貴、祥瑞,紫微煙可能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景象。
吾黨:指自己所屬的群體或志同道合之人。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詞創作背景可能與道教修行或對某種精神追求有關。當時詩人可能處于對修行境界的探索階段,渴望得到指引和啟示,在自然景象的觸動下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修行指引和歸宿的渴望。其特點是意境空靈,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削成雙峰玉骨清。
楓樹林邊,湞江水畔。當時雁落平沙岸。念年歲月付崢嶸,今看奮翮凌霄漢。翠袂飄飄,明珠粲粲。無雙江夏歸嬰宛。九州舞動麗風云,要憑識鑒夸青眼。
清羸得靜在云林,藥碗繩床近樹陰。懇向醫王頻接足,寂依禪子與棲心。疏籬槿吐傷榮促,曲岸波回感逝深。幾日浮生同愴恨,獨吟君句夕陽沉。
仰聞合浦珠,出自老蚌胎。茫茫滄海底,陣陣風波摧。探者非一人,采者什百來。中有鬼神護,中有造化裁。勇夫不得遇,弱者分或該。小圓菽粟粒,滿眼光璀瑰。可憐照乘寶,未獻君王臺。
佛國飛來百尺嵐,要將法水洗嗔貪。仙人錯認蓬萊島,騷客羞談鈷鉧潭。觀盡豈須窮莫四,悟來初不異前三。莫將七際觀東際,法界三千際際含。
敗葉如相約,時時競遠飛。露濃秋欲去,寒急市先稀。天變揚滄海,山昏失翠微。鳴鴉千百點,為我送將歸。
墨華點綴九秋容,寶箑看疑御苑逢。金粟半含青桂樹,錦云初燦木芙蓉。芬香宛自清風發,艷色彌從滿月濃。更喜雙雙枝上雀,輕飏翠羽近飛龍。
澗底得青松,盤屈頗驁桀。傷之處地卑,移之淩險絕。去冬初罹寒,山巔石欲裂。孤莖不自支,老干頓摧折。我睹凋敗姿,郁伊意如結。不預警氣候,何能御風雪。所幸根本存,斷處紛發蘗。一日一經霜,幼條堅于鐵。瑟瑟和湍流,疏疏漏冷月。且自布遠陰,崔嵬有時節。因思左太沖,毋用感涼熱。
竹才生便直,梅到死猶香。
日哦招隱詩,日誦歸田賦。未嘗見蕓人,勇拋冠冕去。今聞緱山陰,身退效疏傅。一旦從犢車,歡言友田父。復來釣澗邊,誰問袁公路。
端居苦離索,思君蕪湖間。忽聞昭關詠,感激淚潺湲。丈夫不得志,饑寒行中原。斷發投爐中,為君鑄龍泉。器成不見御,雌雄各沉淵。登高望四野,亭障何連連。驚風折旗幟,落日迷山川。誰知遠游子,嗚咽不能言。維昔吳子胥,吹篪誠足憐。一怒覆強楚,父讎不戴天。解牛宜薄刃,驅馬貴長鞭。茍能勤耘耔,何必求膏田。亮懷鷹隼羽,時至自飛騫。勉爾慷慨人,遙遙托贈篇。
吾年已強仕,非復少壯時。都無懷祿心,尚耽古文辭。其人雖已遠,玄解或在茲。欣與二三子,披襟瑩前疑。忘言誠未易,莊惠不吾欺。遵途有逸軌,逍遙隨所之。
違先生蓋數載兮,忽南向以興嗟。望碧山而不可往兮,渺愁云于天涯。問九原之安在兮,慨德音之永遐。維先生之明哲兮,固神啟而天賦。筮遇履而之無妄兮,曰坦坦其幽素。服蘭菊而佩蘅兮,步前修以為度。春與秋其汲汲兮,恐歲年之遲暮。惟至美不能以終秘兮,于燦發于文章。窺門墻乎漢魏兮諧律呂于中唐。揮賈涕于太息兮,舒孫嘯于獨傷。知先生謂為逸民兮,不知者曰其忘世。言博利以為仁兮,守善藏以為智。維厥子之登庸兮,亦詎非先生之所施。繄太邱之率物兮,樹東京之高風。越弘景之退處兮,乃托跡于神農。眾剪剪于尋丈兮,亦孰能知夫所從。茍此志之不愆兮,又何分乎達與窮。始趨涂之各異兮,終要歸以皆同。徵孟生之為貞兮,附陶氏之為靖。曰輿情其既公兮,信棺蓋而后定。彼曷其獨不死兮,顧偷生之為幸。嗚呼先生兮,庶其得正。悵余懷之無聊兮,掩遺編以長謠。極四方與上下兮,肆遠索而旁招。典刑遼闊兮,里社蕭條。彼水之澨兮,山之椒。先生不歸兮,使我心勞。
海畔清華地,高賢卜勝居。林為野王舊,山乃士衡馀。神奧探劉略,情瀾發魯書。昆明天上客,時擬賦靈魚。
初疑石壁無行路,已轉方知透碧霄。茶鼎快烹泉竇月,酒杯低吸海門潮。乾坤浩蕩鄉心遠,歲月蒼忙客鬢凋。欲約洪崖同一笑,滿山竹□自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