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十三首 其三
久渴逢甘雨,
他鄉見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狀元歸。
久渴逢甘雨,
他鄉見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狀元歸。
長久口渴時遇到甘甜的雨水,在他鄉遇見了老朋友。新婚之夜洞房里喜氣洋洋,科舉考中狀元榮歸故里。
久渴:長時間口渴。
甘雨:甜美的雨水。
他鄉:外地,遠離家鄉的地方。
故知:老朋友。
洞房:新婚夫婦的房間。
金榜:科舉時代殿試揭曉的皇榜。
狀元:科舉考試中殿試第一名。
此偈頌創作具體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這類偈頌往往是對生活中常見美好情景的總結與提煉,可能是在一種相對安定、人們對美好生活有所憧憬的社會環境下創作,反映了大眾普遍的心理期待。
這首偈頌概括了人生四大喜事,主旨明確,以通俗的語言和典型的場景,生動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民間廣為流傳,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秋風雁度浙河西
遠訪嚴陵舊釣溪
三尺素琴揮別調
數行紈扇寄新題
同游久自思陶謝
狂態惟應托阮嵇
安得重攜問春信
綠楊陰下絡偏提
一來寒谷轉春風,
百萬喁喁說此翁。
坐見西州成俗阜,
忍令北客尚途窮。
籌邊聞道無遺策,
幕府流傳已上功。
便有細書催入覲,
早回生意一言中。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笑花神較懶,似忘卻、趁清明。更油幄晴慳,箬庵寒淺,濕重紅云。東君似憐花透,環碧ㄓ、遮住怕渠驚。惆悵犢車人遠,綠楊深閉重城。
香名。誰誤娉婷。曾注譜、上金屏。問洛中亭館、竹西鼓吹,人醉花醒。且莫煎酥涴卻,一枝枝、封蠟付銅瓶。三十六宮春在,人間風雨無情。
霧暝云昏別翠樓,茫茫荊棘遍神州。眼前明月圓如夢,病里春光冷似秋。花自落,水空流,當時誰省此中愁。爐香空有回文意,不到成灰不肯休。
解道飄零取次成,懶從萍絮問前身。愁侵鬢縷看看改,夢斷音書緩緩迎。風澹宕,柳輕盈,低迷逝景暗傷情。那堪數倦更籌夜,又聽離鴻喚侶聲。
補屋牽蘿日已深,眼看桃李漸成陰。卷葹拔葉春猶長,殘萼辭枝雨亦禁。忘歲月,任浮沈,懶將陳恨細追尋。天寒袖薄平生慣,一點冰心抵萬金。
笙歌陪酒圣。
幽棲聊復避囂塵,
池上孤吟過蚤春。
惆悵夭斜臨水別,
不須重憶倚闌人。
是誰劈、雙峰中斷。夾束伊流,素濤飛練。直下龍門,鯉魚騰躍趁風便。雨霏云鎖,疑恍惚、陰陽變。石滑馬凌兢,望渡口、蜻蛉如箭。
莫嘆。任長途人困,索把小車停玩。平生快絕,定應數、此游為冠。又那怕、沾透征衫,待臨去、回頭重看。借禿管余花,分取靈奇一段。
山寒經宿雨,樹樹雜丹黃。名士耽幽勝,新詩寄草堂。偶依流水坐,翻嘆俗塵忙。嘉會還期再,秋風引興長。
幾載塵勞夢,名山得暫留。杖藜探絕壑,云樹狀高秋。野性看飛鳥,寒聲聽夜流。憑將幽僻興,攜手問同游。
冰肌玉骨漏香痕,
早與黃花斗艷繁。
想是臺陽天氣暖,
不須十月便開樽。
擾擾塵籠下,
容身亦自賢。
橫尸道邊子,
共笑直如弦。
西風隨雁影,
吹落洞庭波。
黃葉一林滿,
清霜昨夜多。
美人夢涼月,
之子隔煙蘿。
秋思長無極,
徘徊倚瑟歌。
明明此事不由他,
吃飯無端咬著沙。
自己靈光皆喪盡,
三千里外摘楊花。
疏雨潤青簾。花壓重檐。繡幃人倦思懨懨。昨夜春寒眠未足,莫捲珠簾。
羅袖護摻摻。怕拂香奩。獸爐香倩侍兒添。為甚雙蛾長翠鎖,自也憎嫌。
樓閣參差映碧空,六鰲擎出蕊珠宮。微茫煙浪無人到,咫尺蓬萊有路通。縹緲乘槎觀日月,依稀浮海駕蛟龍。黃灣東去銀河涌,障盡狂瀾是此中。
萬頃玻璃浴化城,龍宮隱隱送鐘聲。寺從寶鏡光中見,人在冰壺影里行。錦水連天斜日照,白云滿地暮潮平。他時載酒清秋夜,更醉波心看月明。
未羨山陰雪夜舟,越王城外有瀛洲。千尋浪捲四時雨,八面風生六月秋。蕩槳客來先起鶴,渡杯僧過不驚鷗。憑虛縱目云霄近,北望長安天際頭。
三島樓臺一水分,桃花隱映武陵津。洲僯玄圃斷來往,門對青山作主賓。日暖海云浮棟宇,夜深燈火亂星辰。清風明月無拘束,盡付漁舟吹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