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林八景 其三 林溪漁釣
白頭據盤石,長竿弄煙水。為問夢中怨,孰與溪魚美。
白頭據盤石,長竿弄煙水。為問夢中怨,孰與溪魚美。
巖巒重疊倚天開,翠色橫秋海上來。萬里長城連朔漠,九霄佳氣接蓬萊。聞雞關吏開門早,貢馬蕃王納土回。愿刻蒼崖歌圣德,漢家今數子云才。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仙沼天開近帝闈,碧漪千頃漾晴輝。春涵樹色浮金闕,暖泛花香映紫微。神鯉遙從銀漢躍,水禽長帶彩云飛。百川喜逐恩波遠,萬派朝宗向此歸。
瓊圃瑤臺接太清,鳳紋龍彩照春晴。九重自逐祥風轉,五色長承瑞日明。珠樹望來留鶴馭,翠華行處拂鸞旌。為章共仰文明化,愿效周詩頌太平。
萬家楊柳暗春城,曙色微分乳燕鳴。空翠不隨香霧散,清陰猶帶曉寒輕。平川杳靄迷征騎,小苑依微拂去旌。最是清明看花處,幾回吟望獨含情。
日華初映最高峰,玉樹凝輝在半空。佳氣迥浮丹鳳闕,清光遙入翠微宮。松崖乍逐春風散,云嶠仍含夜月重。青瑣朝回頻極目,卻將郢曲詠年豐。
河上人家尚掩扉,河中孤月蕩寒輝。清霜古店聞雞早,落葉空林見客稀。飛雁漸隨秋影沒,遠山還映曙光微。壯游記得從東道,疋馬高吟此際歸。
山色微茫映古臺,平原千里夕陽開。誰知碧草遺基在,曾見黃金國士來。樹繞河流天外去,鳥翻云影日邊回。清時自重飛熊叟,不獨奇謀得俊才。
估客系征纜,漁家收釣筒。
何妨千嶂黑,猶作半江紅。
莫笑山家拙治生,
正緣亦足得身輕。
滿爐葑火渾家暖,
一碗松肪徹夜明。
達士襟懷信不虛,江山隨地是吾廬。
王維輞水臨川墅,潘岳河陽背郭居。
千里琴樽千日酒,一房花木一床書。
遙知淡水蘭溪上,風月煙波結比閭。
錦屏春去冷羊車,緣訂三生愿竟賒。
酒后鄉愁擊江滸,鏡中人面遽天涯。
吳山自昔生紅豆,湘水無情怨落花。
好語離亭煙樹影,莫將幽恨漫縈遮。
假守富春公,秋毫聽民詞。
夙夜臨公廳,歸臥酸體肢。
李侯來饋藥,期以十日知。
深中護靈根,金鎖秘玉■。
不須許斧子,辛勤采玉芝。
我方困健訟,撾翁爭一錐。
不能鳴弦坐,頗似巫馬期。
敢乞刀圭馀,歸和卯飲卮。
儻令憂民病,從此得國醫。
竺法初從西土來,
黃冠掎角力相排。
當時道教灰飛盡,
貝葉真經安在哉。
一夜水聲一丈騰,
下江如箭上如登。
世間兩利真難事,
敡歷從今感慨增。
夾岸晴波漱綠苔,青帆遙溯大江來。相逢問訊蘭陰客,蚤趁桃花上越臺。
一夜帆飛瀫水潯,南屏山色望來深。燈花落盡棋敲罷,兩屐春風到武林。
七尺珊瑚綠玉盆,
寶花璀璨照天門。
洞庭新進龍君貢,
壓倒汪洋北海鯤。
柳條三尺長,明日清明節。江南小兒女,采作流蘇結。
千樹宮墻柳,萬朵道旁花。折柳在儂手,花飛到誰家?
居遼四十年,生兒十歲許。偶聽故鄉音,問爺此何語?
青山一半枕樓頭,門對長江水自流。煙樹望中添數衲,恐驚鴻雁下滄洲。
萬山晴色沁秋寒,去住浮云任我看。不盡登臨今古意,何人林外夕陽殘。
椅上藤花闞面平,
繡裙斜綽茜羅輕。
踏青姊妹頻來喚,
鴛履貪弓不意行。
五代干戈苦戰爭,天心撥亂主潛生。
營光久應焚香祝,檢點曾傳得讖驚。
倉卒黃袍酬素志,綢繆金匱負遺盟。
最憐永棄幽燕地,當日師名是北征。
鵠袍烏幘一先生,
刺寫江東給事名。
八百年來成把臂,
可能同訪舊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