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邢懷正直閣赴江西提舉二首 其二
二年疏懶累深知,喜見皇華授節時。
歸里欲依東道主,登畿恰負北山移。
黃間遙想前驅弩,白下空攀遠別枝。
坐席未溫公入覲,卻教南蕩候旌麾。
二年疏懶累深知,喜見皇華授節時。
歸里欲依東道主,登畿恰負北山移。
黃間遙想前驅弩,白下空攀遠別枝。
坐席未溫公入覲,卻教南蕩候旌麾。
兩年來我疏懶的樣子您深知,很高興看到您受命持節出行。我回到家鄉想依靠您這位東道主,可您赴京任職我卻沒能相隨。遙想您前行時有弩箭開道,我只能在白下空自攀折送別之枝。您座位還沒坐熱就要入朝覲見,只能讓我在南蕩等候您的旌旗。
疏懶:懶散、懈怠。
皇華:指皇帝的使臣,這里指邢懷正。
授節:授予符節,指任命官職。
東道主: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后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登畿:到京城任職。
北山移:借指隱士出山。
黃間:良弓名,這里代指弩箭。
白下:古地名,在今江蘇南京。
入覲:入朝拜見皇帝。
旌麾:旗幟,這里指邢懷正的儀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邢懷正被任命為江西提舉,詩人與之相識兩年,對其較為了解。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友人赴任時寫下此詩送別。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邢懷正赴任江西提舉,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將祝賀、不舍等情感自然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宋代送別詩的一般風貌。
翻手書空字已成,忙忙人向兩頭爭。屈原不是尋漁父,千古誰人論獨醒。
踏翻漁艇成家業,笑出蘆華月正圓。地闊天長三幅紙,同風千里為重宣。
側身天地我蹉跎,
紅豆年年擲逝波。
又被北山猿鶴笑,
滿襟清淚渡黃河。
記得昔同游。楊柳灣頭。落花流水兩悠悠。莫道春愁禁不起,還是春愁。
欸乃櫓聲柔。夢也難留。輕寒翠被冷香篝。睡起斜陽明雉堞,錯認杭州。
梅子留酸濺齒牙,
芭蕉分綠映窗紗。
日高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瘴雨連天迥,蠻云貼地浮。
山分金竹秀,城控木瓜秋。
笳鼓喧軍壘,蘆笙繞市樓。
時清久無事,來伴仲宣游。
不悟身邊一斗紅,
圣賢隨世亦時中。
何人知有中書巧,
縛送能書陳孟公。
南山春雨晴,
西溪春水滿。
孤舟釣夕陽,
沙明綠蒲短。
背石闌低,花幡定,深鎖仙云成簇。凌晨雕玉帔,佇鞓紅妝面,弄姿金屋。醉纈吹煙,清陰漲午,抬舉東風嬌足。玉環三生夢,傍吳娃閒館,伴春幽獨。
奈書葉無題,覆杯多恨,鬢絲驚觸。歡游須秉燭。酒邊事、光景奔輪速。惱亂是、登樓病眼,斷水愁心,卷紅芳、淚波盈掬。
未信青春擲,憑故國、鵑聲催促。況零落、清平曲。栽買無地,歸對庭莎閒綠。怨吟為誰更續。
塵塵三昧,缽飯桶水。
云門眼中,者僧身里。
捏合起來無處藏,?著磕著埋沒你。
南山當戶曉巃嵷,百丈浮圖插碧空。
云走遙天何處雨,鳥鳴高樹恰來風。
午花搖影千枝亞,峭石分流一帶通。
最是門前叢柳處,橫橋曲折岸如弓。
蒼翠疊嶂開,澹營煙霞外。
飛瀑千丈馀,驚破銀河掛。
有客悟此生,一舉絕埃壒。
直上青云梯,隔斷紅塵界。
棟駕澗底松,竹鳴谷口籟。
伊誰效長生,逍遙慎不害。
道遇黃石公,相約瑤池會。
小有煙霞自一丘,花光竹氣醉中收。
藥攜丹灶云生袖,酒傍青山風滿樓。
荒郊叢棘驚棲鳳,野水微波亦下鷗。
若問鹿沙量月影,西園猶未種閻浮。
海之四壁天,珠厓浮其間。
夫子客于斯,則愿祝安而往,速而還。
已而已而,使夫子客于斯,后來者可以知其時也。
倦柳依依舞細腰,風絲輕拂鳥聲嬌。
千門社鼓斜陽陌,一路酒旗紅板橋。
客夢遠隨流水去,春痕閒逐落花飄。
是誰借與并州剪,剪出離愁萬萬條。
風波歷不盡,曉發雨濛濛。
篷帶辰溪雪,帆收浦市風。
圓沙圍岸闊,平楚接天空。
仿佛鄉關路,云生白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