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公院施鳥石臺
石臺置香飯,齋后施諸禽。
童子亦知善,眾生無懼心。
苔痕蒼曉露,盤勢出香林。
錫杖或圍繞,吾師一念深。
石臺置香飯,齋后施諸禽。
童子亦知善,眾生無懼心。
苔痕蒼曉露,盤勢出香林。
錫杖或圍繞,吾師一念深。
在石臺上擺放著香飯,齋飯結束后施給各種飛禽。連童子也懂得行善,讓眾生都沒有恐懼之心。石臺上的苔痕帶著清晨的露水,石盤的形狀從香樹林中顯現出來。錫杖或許圍繞在周圍,我的師父真是心懷慈悲。
施:施舍。
諸禽:各種鳥類。
眾生:這里指鳥類等生靈。
錫杖:僧人手持的法器。
一念深:指師父心懷慈悲,善念深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覺公院看到師父施鳥的善舉后有感而發。當時寺院生活寧靜,注重修行與行善,詩人身處這樣的環境,被師父的慈悲行為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師父的慈悲善舉,突出特點是通過日常生活場景展現禪意。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寺院文化中關愛生靈、宣揚善念的一面。
慚愧材非可與言,等閑微籟自鳴天。
井蛙無理祇成閙,里婦空顰豈解妍。
君自平生多與點,誰云一語始知然。
欲伸床下慇勤拜,詩律于今屬大賢。
少休廛市喧囂耳,來聽田農應和歌。
畟畟耕疇皆帝力,欣欣時物自天和。
山云亭午半未斂,溪雨黃昏清更多。
但得長年飽禾稻,也勝官里厭風波。
踏遍江湖路幾千,買舟因得憩江天。
不嫌煙水牽離恨,要狎沙鷗伴醉眠。
南浦春深波漲岸,長蘆風寢浪平川。
生涯喜近長年老,夜半挐音月滿船。
輕去千金若棄遺,高情勇決固應稀。
端來共我茅一把,不肯折君腰十圍。
世事彈棋無定局,人情蒙穽有深機。
生涯也趁身強健,況是平陽德可依。
怯曉征衣襲小衫,山頭淡月照聯驂。
晴光忽散湘江上,秋色疑連夢澤南。
后約吹香舒藻思,同游載酒款犀談。
遙知堅臥朱文季,倦聽朝雞趁六參。
幾年蓬藋翳儒宮,文物新還俎豆中。
幸甚諸生初見武,歡然置酒更親崇。
晴收楚嶠千峰雨,薰奏虞弦萬籟風。
須信廉平漢循吏,可能齊魯化蠶叢。
年來那復不時須,斗酒珍藏敢罪孥。
安我饋漿窮逆旅,有誰攜榼訪幽居。
粗粱何擇皆庚癸,題品寧當辨酪酥。
自笑悲辛慙杜老,卻愁人不食吾余。
海棠冬暖亦狂花,步遶畦區羨物華。
微雨蒼茫低塞鴈,寒聲寂歷到汀葭。
映人清絕梅松竹,照眼黃垂橘柚樝。
自喜閑中足幽興,不妨時理醉生涯。
圭璧襲繅藉,山龍飾衣裳。
不聞燧古初,而興自虞唐。
毀車崇騎射,隸作篆籀藏。
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十幅風蒲下碧川,別懷何惜醉金船。
婁公正遣江流穩,庾老寧辜月影娟。
善世如君皆夙望,澤民應我愧前賢。
榮華莫美城南杜,早晚還親尺五天。
君家華屋隠松關,滿壑清風六月寒。
半歲胡為漫蓬轉,篇詩猶解惜春闌。
人言占馬應東首,我欲移文向北山。
試問啼鵑緣底事,盡情終日勸人還。
江頭秀木碧參空,喜見新晴到眼中。
秩秩北林筵有序,潭潭東閣禮尤崇。
廣平元老今賢杰,江左夷吾正祖風。
況復贛君崇教養,清陰到處綠成叢。
前瞻及河隴,內顧連江沱。
邊籌尚彈壓,民瘴須挼挲。
方當上懷遠,況復歲薦瘥。
宜公去帆輕,歲月亦易多。
西人豈不好,奈此東人何。
生憎城里只塵埃,勝處何妨特地來。
況是近郊新雨歇,可能乘興一樽開。
春隨使者軺車至,花倩梨園羯鼓催。
來歲披香侍華宴,也應猶記此低徊。
小試威名蓋一鄉,卷藏韜畧付農桑。
傳家簽軸書盈幄,擇壻簪纓笏滿床。
置邑萬家開兆域,送車千兩塞康莊。
正須今代如椽筆,盡發潛光著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