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南書來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遣集先期得公真跡小札一通又得王山史先生所撰夏內史傳及為內史營葬事甚詳喜極馳告索詩紀之應以四律 其一
慷慨長興伯,曾揮落日戈。
頭顱捐草莽,風雨黯山河。
賴有文章在,煩君急網羅。
遣函天賜汝,彝鼎未云多。
慷慨長興伯,曾揮落日戈。
頭顱捐草莽,風雨黯山河。
賴有文章在,煩君急網羅。
遣函天賜汝,彝鼎未云多。
慷慨豪邁的長興伯,曾揮舞如驅趕落日般的戰戈。他獻出了頭顱拋于草莽,風雨使山河一片昏暗。幸有他的文章留存,煩勞你趕快去搜羅。送來的信函是上天賜予你的,珍貴的文獻不算多。
長興伯:指明末抗清將領吳日生,被封為長興伯。
落日戈:典出《淮南子》,魯陽公與敵人作戰,太陽將落,他揮戈使太陽返回。這里形容長興伯戰斗英勇。
頭顱捐草莽:指長興伯犧牲。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這里借指珍貴的文獻。
此詩創作于明清易代之際,當時社會動蕩,抗清斗爭不斷。作者收到巢南關于長興伯吳公相關資料的消息,包括真跡小札、夏內史傳及營葬事等,感到欣喜而作此詩,體現對反清志士的關注和對其事跡傳承的重視。
主旨是紀念長興伯,強調其英勇事跡和留存文獻的價值。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反清志士的緬懷和對文化傳承的關注。
庭際幽蘭手自種,托根不與春花共。冉冉同風數莖竹,襟期元作幽人供。如何江湖浪征逐,芳信卻因馮翼送。多慚獨處歲將晚,尚想清標形曉夢。澤國風饕霜力緊,黃落凋殘碧成錦。最憐柿葉與楓林,平園物色正瀟凜。造化不翕何所張,獨怪廷朝漏融景。天理真機默玩心,悟取靈根發深省。
繞屋一圍曾避雨,參天千尺獨搖風。雌雄此處真難辨,伯仲之間有不同。因果幾明成實論,死生已了涅槃宗。南梁北宋匆匆事,又見寒山日下舂。
秋月團團照藥欄,水邊簾幕晚多寒。素娥不上青鸞去,借得銀箏花里彈。
開盡梅花半欲殘,兩株晴雪作雙寒。團欒繞樹元無見,只合池亭隔水看。
窮天無月有蒼寒,愁緒牽纏繞管端。散入乾坤封畛外,收回方寸芴芒間。人和夢去千千里,歲拽衰來望望然。多謝雄雞解催旦,為余一唱裂腸肝。
禱晴嚴祀典,名山啟靈壇。奏章通玉帝,環佩集仙官。祥光紛下燭,誠心馳上干?,幙站胺届V,金漏夕未闌。眾職或少怠,飛文遂清彈。居然執法吏,凜若秋霜寒。沉沉虎豹戶,肅肅獬豸冠。始知天人際,監齋良獨難。
長松泠泠生晝寒,高巖側綴青瑯玕。陽坡宛轉行朱闌,青莎滑膩碧蘚斑。紅橋直走淩驚湍,下接孤嶼高?岏。隔江青山如伏羱,柴扉草堂相對安。漁舟縹緲青林端,樵童牧叟時往還。群山忽斷百里寬,青蒲綠藻縈微瀾。臨江飛閣叢井干,江流石角隨彎環。前山轉深勢未殘,層崖復磴勞躋攀。上方寂寞空禪關,平林演迤臨江干。江回山盡路險艱,飛梁側臥波潺潺。江流自此入渺漫,遙山一抹天際看。東京畫史真高閒,故將山水窮瑰觀。岷峨嘉陵遠草殫,九華落星揚子灣。晴洲歷歷被芳蘭,美人不來空浩嘆。疾風吹塵暗燕山,金星龍尾冰攢攢。燔熊熾豹光赫殷,為君炙兔掃冰紈。君歸終日山水間,肯憶羸馬隨朝班。
舉網江心得錦鱗,新鮮滋味勝擔薪。卻欣身與風濤遠,榾柮烹茶雪屋春。
結屋南山下,貯書書屋中。愿將貽子孫,百歲相終窮。萬事罕成算,人生等飛蓬。漸與桑梓遠,而與梅花同。永言作湯沐,說夢時相逢。
南山采藥北山棋,把斷閬風天不知。試問龕中二三子,爛柯人是向來誰?萬古仙巖兩羽衣,一瓢秋水送將歸。欲知后夜相思夢,月滿空山鶴與飛。
花開爛漫月光華,月思花情共一家;月為照花來院落,花因隨月上窗紗。十分皓色花輸月,一徑幽香月讓花;花月世間成二美,傍花賞月酒須賒。
秉鉞有虔敵萬夫,湯王自把伐昆吾。武丁之子封攸國,亞丑其公氏薄姑。世事權衡憑此定,人心饕剃復何誅。相承一脈天留祚,瑪雅曾傳太極圖。
白日西邊沒,滄波東去流。名雖千古在,身已一生休。豈料文章遠,那知瑞草秋。曾聞有書劍,應是別人收。
芹邊自足寄清幽,機巧人間不用籌。蓂莢周回堯甲子,簡編筆削魯春秋。月涼濠水清如靛,雨洗淮山翠欲流。為問五河明博士,病中應恐不勝愁。
未摘霜前實,先看雨后花。名應出西海,顏豈論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