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倉曹東堂檉樹
愛君雙檉一樹奇,千葉齊生萬葉垂。
長頭拂石帶煙雨,洛陽墨客游云間,若到麻源第三谷。
愛君雙檉一樹奇,千葉齊生萬葉垂。
長頭拂石帶煙雨,洛陽墨客游云間,若到麻源第三谷。
喜愛您這兩棵奇特的檉樹,眾多枝葉一同生長且萬葉下垂。長長的枝頭輕拂著石頭,帶著煙雨的朦朧。洛陽的文人墨客在云間游歷,若能到麻源第三谷。
魏倉曹:姓魏的倉曹,倉曹是官職名。
檉樹:即檉柳,落葉小喬木。
墨客:指文人。
麻源第三谷:地名,可能是一處風景優美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魏倉曹東堂看到奇特的檉樹,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有一定的交流活動,詩人在欣賞自然美景時,將自己的感受融入詩中。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檉樹的奇特,展現出詩人對自然景觀的關注和喜愛。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題材的創作傾向。
近得河南定,旋收東海疆。
元兇親受縛,馀蘗遠潛藏。
始失徐關險,終連郢塞長。
孤貍窺社稷,螻蟻竊侯王。
清洛千營駐,黃河一葦航。
詎能逃汝漢,那敢傍嵩邙。
勇略傳諸將,兵威借朔方。
中丞兼節制,上宰極扶匡。
霽色瞻宮殿,陰氛散渺茫。
凱音連報捷,獻壽屢稱觴。
天子開麟閣,群公奉柏梁。
中興當此日,漢武是今皇。
愴往衣冠禍,哀茲盜賊猖。
缺戕悲相國,開網見殷湯。
格斗中原血,誅求海內瘡。
猶須哀痛詔,可少治安章。
斟酌調元氣,扶持立紀綱。
薦新行太廟,覽政坐明堂。
不獨殲豺虎,還應感鳳凰。
蒼生倚君相,拭目看時康。
酒無大功德,聊以破吾懷。
當其無懷時,小啜亦復佳。
岳頂亦松耳,托根故不同。
遂為人所慕,擬置幽亭中。
得之亭益幽,浩浩生高風。
若有撫松人,等視無卑崇。
腰斧深山遠斫薪
擔頭風雪竟忘貧
歸來賴有齊眉婦
不似區區漢買臣
朝雞警冠劍,巷犬吠村塢。
胡然子列子,越在鄭東甫。
永懷王黍離,莫與戍申許。
雞犬各有役,人亦宜自努。
龜趺結苔發,虬松長鱗鬣。寂寞丘壟平,秋蟲吊寒月。
涕泣誰家兒,白馬來何處。不識阿母墳,三匝墳前樹。
一蹶隕平蕪,神靈為汝道。下有思子人,上有傷心草。
負土即舊塋,招提開法雨。誰知青蓮花,結子中心苦。
流光去不再,往事安可追。
吾儕謝塵務,生平況衰遲。
眷茲溪山勝,不樂將何之。
卓哉石川翁,才名冠當時。
青春命孤棹,雅社懷英耆。
曠達邁時俗,古道遵皇羲。
匪徒騁游觀,真性日以頤。
滄桑有更變,久要諒不移。
落花風不小。待做就春陰,釀成寒峭。眠香病酒都無分,只有離愁縈繞。鏡鸞何處,莫便把、幽盟忘了。笑幾度、星月前因,空憶舊時風貌。
夜深蘭燼頻挑。乍枕手閑眠,夢兒來好。半生歡分,翻輸卻、夢里纏綿多少。驚回殘漏,依舊是、凄涼懷抱。絲絲淚,濕透羅衾,有誰知道。
南山樓觀插穹蒼,林杪青燈出上方。形勝自如諸老逝,功名隨盡二流長。馬游從昔哀吾老,王粲當年賦異鄉。少日幻心今凈盡,多生綺語未全忘。
與世相違孰自量,資身無策漫多方。逢場作戲真呈拙,誤筆成蠅豈所長。名字不歸青史筆,形容終老白云鄉。可須五斗輕千里,賴有斯人未肯忘。
春勸老農誇歲歲,晚飛新燕賀年年。
鑒湖一棹煙波客,燕舞農歌伴醉眠。
靖海當年此駐師,斜陽劫火紀功碑。
我來獨下新亭淚,把酒臨風尚論之。
大江東去炮臺橫,白石沖潮激岸鳴。
一角殘霞唐故剎,慈云庭院梵鐘聲。
攜簟入深竹,
脫巾掛低枝。
無令兒輩覺,
更恐俗客知。
清風何故來,
口詠淵明詩。
涼冷似太過,
還從徑中歸。
衲僧家,無本據。
動靜去留,無非活路。
進一步,臨機沒回互。
退一步,聲色如聾瞽。
黑云初散雨初晴
一望郊原綠已平
好鳥逢人如問訊
野花滿眼不知名
晚煙幾簇籠修竹
新漲千畦長早粳
屈指納禾期已近
老農相對有歡聲
精微爛金石,至心動神明。杞妻哭死夫,梁山為之傾。子丹西質秦,烏白馬角生。鄒衍囚燕市,繁霜為夏零。
關東有賢女,自字蘇來卿。壯年報父仇,身沒垂功名。女休逢赦書,白刃幾在頸。俱上列仙籍,去死獨就生。
太倉令有罪,遠徵當就拘。自悲居無男,禍至無與俱。緹縈痛父言,荷擔西上書。盤桓北闕下,泣淚何漣如。乞得并姊弟,沒身贖父軀。漢文感其義,肉刑法用除。其父得以免,辯義在列圖。多男亦何為,一女足成居。
簡子南渡河,津吏廢舟船。執法將加刑,女娟擁棹前。妾父聞君來,將涉不測淵。畏懼風波起,禱祝祭名川。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不勝釂祀誠,至令犯罰艱。君必欲加誅,乞使知罪愆。妾愿以身代,至誠感蒼天。國君高其義,其父用赦原。河激奏中流,簡子知其賢。歸聘為夫人,榮寵超后先。
辯女解父命,何況健少年。黃初發和氣,明堂德教施。治道致太平,禮樂風俗移。刑措民無枉,怨女復何為。圣皇長壽考,景福常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