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絕句 其九十一
竊怪陳亢問伯魚,
子今亦有異聞乎。
喜云聞一得三理,
料得其他未必如。
竊怪陳亢問伯魚,
子今亦有異聞乎。
喜云聞一得三理,
料得其他未必如。
我私下里奇怪陳亢去問伯魚,你從你父親那里可得到了不同尋常的教誨嗎。伯魚高興地說聽到一件事卻懂得了三個道理,想來其他方面未必也是如此。
竊怪:私下里奇怪。
陳亢:孔子的學生。
伯魚:孔子的兒子孔鯉。
異聞:不同尋常的聽聞,這里指不同于對其他弟子的教誨。
聞一得三:出自《論語·季氏》,伯魚說從孔子那里聽到學詩、學禮等,明白了三件事。
此詩應是作者研讀《論語》時所作。《論語》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作者讀至陳亢問伯魚這一情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儒家思想已對社會產生廣泛影響,作者深入思考儒家教育理念等內容。
這首詩圍繞《論語》中陳亢問伯魚的故事展開,主旨在于探討孔子的教育方式。其特點是結合經典故事發表個人見解,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后人對《論語》的解讀和思考。
讀書擊劍未蹉跎,儒雅偏于慷慨多。豈有先生非樂毅,何曾太子識荊軻。燕風已起離騷賦,楚調如追易水歌。壯士至今猶發指,寇讎長枕報秦戈。
園林多秀色,載酒趁花朝。聽鳥憑江檻,看云度野橋。曲池含月影,列嶂亂霞標。乘興還過此,無勞折簡招。
人物正寥闊,有美萬夫望。七年填拊方面,帷幄自金湯。千尺玉龍銜詔,六尺寶靮照路,載績滿旗常。富貴姑勿道,難得此芬芳。嘗試看,今古夢,幾千場。人情但較目睫,誰解識方將。霜落南山秋實,風卷北鄰夜燎,世事正匆忙。海內知公者,只愿壽而臧。
漢宮嬌額半涂黃,入骨濃薰賈女香。日色漸遲風力細,倚欄偷舞白霓裳。
壽酒不論杯,樂奏呈歌舞。先□中元七日生,風露涼如許。好待月嬋娟,好與姮娥語。分付諸郎桂一枝,更覓月中兔。
滿簪霜雪,一帽塵埃,消幾寒食。手捻梨花,還是年時岑寂。簌簌落紅春似夢,萋萋柔綠愁如織。怪東君、太匆匆,亦是人間行客。問幾度、五侯傳燭,但回首東風,吹盡塵跡。笑杜陵淚灑,金波如積。對酒且寬愁意緒,題詩與寄真消息。待歸來,細溫存、慰伊相憶。
同歸五湖住,一水見君家。漁父迷初路,居人認落花。御貧多種菽,為圃卻宜瓜。共是裘羊侶,往來忘歲華。
澗陵望斷憶玄暉,一片春云渭水涯。洞里桃開成隔世,山中柯爛忘來時。歸休韋曲應無賴,隱去玄真那有詩。松菊相逢如見問,此心欲寄已忘辭。
仲容青云器,實稟生民秀。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虛覯。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霜天仙梵夜沉沉,一笑相辭古洞陰。收拾煙霞歸竹簏,招邀明月出花林。松間野鶴窺行跡,竹里清溪伴醉吟。君自還山我自去,白云出入本無心。
危臺寺東野水,春來柳色鵝黃。江上滄波似屋,蛟龍作惡難量。憶昨淮陽把酒,目前惟欠山林。江上云岑千壘,何為特地愁心。
羊裘坐老葛天民,物色何心到海濱。鄉曲心情須長幼,璽書名分是君臣。千年公案留詩詠,七里灘頭艤棹頻。無限青山溪一帶,水云何處盡天真。
憑誰竟夜修瓊月,高林峭嶺層云接。回首曉煙低,碧霄何用梯。斧端紛玉屑,散作星明滅。秋雁掠迷離,有人鼾作雷。
平生劍術未曾疏,況是深沉解好書。蓋聶相期知不可,漸離同去因何如。六王有恨惟銅柱,一擿無成更副車。可惜漢家需佐命,英雄未得少踟躕。
高齋坐岑寂,懷賢思難禁。薰風從南來,泠然吹我襟。紅芳倏已歇,綠樹看成陰。感此節序乖,何由論夙心。有琴不成操,有酒誰共斟。幽期曠難卜,西望空長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