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千家詩六十首 其四十七 立秋日
火云馀焰尚燒空,
乍起初秋一陣風。
十里芰荷香欲斷,
眼前黃菊滿籬中。
火云馀焰尚燒空,
乍起初秋一陣風。
十里芰荷香欲斷,
眼前黃菊滿籬中。
夏日的火云殘留的焰光仍在天空燃燒,初秋的涼風突然吹起。十里荷塘的菱荷香氣仿佛要被風吹散,眼前籬笆邊已滿是金黃的菊花。
火云:夏季熾熱的赤云,這里指夏日殘留的炎熱。
芰(jì)荷:菱與荷,泛指水中植物。芰,菱角。
籬:籬笆,用竹、木等編成的障隔物。
此詩為作者和《千家詩》六十首中的第四十七首,主題為立秋日。創作于立秋時節,詩人通過觀察夏秋交替的物候變化,即興而作,展現對節令轉換的細膩感知。
全詩以立秋日為背景,通過火云余焰、秋風乍起、芰荷香斷、黃菊滿籬等意象,描繪夏秋交替的景象,語言清新,意境明快,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捕捉。
平生交友淚,又哭寢門前。魯叟不言命,楚人空問天。月沉滄海底,星隕太微邊。莫恨終埋沒,文章自可傳。
使虜嘗專對,江湖謫幾年。始看還近侍,遽此隔重泉。沃酒酒空滿,托詞詞謾傳。視予猶手足,莫怪獨潸然。
算數曾無據,仁人亦莫聞。很愚多至老,蘭桂苦先焚。不竟千秋恨,還如萬里分。臨風一號慟,易散日邊云。
昨時賓晏地,今見穗緯遮。棲室那因鵩,從杯不為蛇。曾無越人術,意起漢臣嗟。明日東城陌,悲涼后部笳。
曉陌行車過,交相嘆且驚。荀龍聞一蛻,穆駿失全鳴。不復中書直,空馀左史成。緒言猶在耳,尚想見平生。
華原磬,華原磬,古人不聽今人聽。泗濱石,泗濱石,今人不擊古人擊。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樂工。
樂工雖在耳如壁,不分清濁即為聾。梨園弟子調律呂,知有新聲不如古。
古稱浮磬出泗濱,立辨致死聲感人。宮懸一聽華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從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樂與時政通,豈聽鏗鏘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歸,長安市兒為樂師。華原磬與泗濱石,清濁兩聲誰得知。
鳳管何參差,
吹作江南弄。
怨來渾似癡,
喜劇翻如夢。
隔江樓、月涌銀濤,偏是紅綿難洗。正絮撲、棠舷星稀。蕙幄懨懨花氣。中酒心期。垂簾時候,旅館疏燈起。殘堞外、一片荒雞、一半畫笳,吹到孤眼人耳。
幽夢中、重尋后會,豈似麝裙同系。笛瘦寶鞍。釵斜玉鏡,寸寸含情地。別路千萬疊,長亭只在望里。暗忖量、藍橋約定,領略三生恩意。兩字驪歌,暫時南浦,豈負濃香被。宛轉官柳側。終憐好春輕棄。
從無得意遑知失,
絕少歡悰那識憂。
荏苒光陰同過客,
朝冠袒裼總吾儔。
身腹飽溫憑手口,
多時辛苦少時閒。
死生夢覺夫如是,
不入空門入道關。
前得報我書,依然文字美。
雖竊心喜之,兩端如首鼠。
再生恐再亡,天意不可恃。
歷過冬與春,斯為真幸爾。
詎知閱三旬,再病不再起。
雖曰關命數,歸遲失所止。
我哭不成聲,猿腸寸斷矣。
從茲吾道孤,那更愛其死。
但愧不能文,不敢作君誄。
蓬蒿仲蔚青云客,年時蕭颯江上宅。徵書累下動四海,飲酒高歌滿七澤。十年詩句芳樹春,百尺樓開風雨夕。
我來弭棹秋風涼,搴羅酌酒升君堂。銀盤絳蠟照深夜,賓從酣呼盡百觴。
君家高樓杳何許,白云綠波湘之滸。愴然示我煙雨圖,眼中樓榭如經睹。秋色冥連碧湖樹,雨聲斜落銅官渚。別有傷心燈燭寒,坐聽西風鴻雁苦。
燈燭輝輝雁飛北,滿目烽塵痛京國。長樂鐘鼓夜雨沉,九衢樓館豺狼塞。湖淀深寒飲萬馬,祠壇白日摧松柏。是時翠輿河渚游,蛟龍嶪嶪風波愁。函谷丸泥那可度,黃河濁浪大如邱。
以茲慷慨發悲歌,瀟湘八月秋雨多。黑麋峰下新詩哦,洞庭木落增微波。蒼梧之野叫虞舜,叢篁明滅泣湘娥。
還君此圖三嘆息,湘川千里恨無極。月黑雨濕聞荒雞,樓頭劍影雙虹霓。
習氣于詩卻未除,
盡教人笑治生疏。
功夫若到窮吟地,
雖是居貧富不如。
莽莽長林接,山河古鄆州。
城空經戰伐,事往幾春秋。
蠶尾浮云沒,堯陵夕照愁。
客途知欲倦,駐馬問寒流。
古史荒唐說帝虞
南巡聞道極蒼梧
游人只愛佳山水
不問湘妃事有無
夫榮子方貴,
全慶獨乖離。
晝靜蘭羞歇,
秋高薤曲悲。
晴云縈壽隴,
霜日照銘旗。
無復升堂拜,
空馀執紼詞。
柳底花陰壓路塵,風光別我苦吟身。春風堪賞還堪恨,一片花飛減卻春。
一片花飛減卻春,半隨流水半隨塵。臨階一盞悲春酒,似共東風別有因。
似共東風別有因,一年生意屬流塵。斷腸芳草連天碧,帶葉梨花獨送春。
帶葉梨花獨送春,先期零落更愁人。莫辭酒盞十分醉,明日池塘是綠陰。
明日池塘是綠陰,池邊扶杖欲閑吟。一春酒費知多少,誰乞長安取酒金。
一徑濃陰傍舍栽
亭亭森秀勝疏槐
從渠酷暑清涼甚
好作羲皇海嶠來
滴滴通身是爛膿
更無一點落西東
若言不是知音者
未免風吹別調中
錦繡囊開一夜風,
萬家花柳斗青紅。
誰知一點陽和氣,
盡在高禪杖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