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趙允用北行偶寄
病夫懶讀書,只愛華胥境。
一榻松風清,北窗清晝永。
合眼見周公,山童驚不醒。
君今旅途游,莫戀邯鄲枕。
病夫懶讀書,只愛華胥境。
一榻松風清,北窗清晝永。
合眼見周公,山童驚不醒。
君今旅途游,莫戀邯鄲枕。
我這病弱之人懶得讀書,只喜歡在睡夢中遨游。躺在松風輕拂的榻上,北窗下白晝顯得格外悠長。閉上眼睛仿佛見到周公,連書童都叫不醒我。你如今踏上旅途遠游,可別貪戀那虛幻的美夢。
病夫:詩人自指,稱自己身體有病。
華胥境:指夢境。傳說黃帝夢游華胥國,該國一切順乎自然,人們無嗜欲,無爭競。
松風:松林間吹過的風。
北窗:晉陶潛《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后因以“北窗”為隱居吟嘯之所。
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姬旦,相傳孔子常夢見周公。這里指夢境。
山童:山居的僮仆。
邯鄲枕:即黃粱夢的典故,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遇到道士呂翁,呂翁給他一個枕頭,盧生枕著入睡,夢中享盡榮華富貴。醒來時,店主人煮的黃粱飯還沒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因病身體不適,處于一種閑適的隱居狀態。此時聽聞友人趙允用要遠行,便寫下此詩,既有自己生活狀態的體現,也有對友人的勸誡。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虛幻事物的清醒認識,并借此勸誡友人。其特點是語言平實,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人的情誼。
二老俱黃發,遙憐望倚門。凄涼游子意,慚愧主人恩。酒舫湖光滟,書燈夜雨昏。三山渺云海,何日聽重論。
綠蓋紛紛,多少個、云霄仙子。應是有,瑤池盛會,靚妝臨水。無奈輕盈風信急,瑞香亂翠紅相倚。誰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時雨過,明珠細。朝霧染,香腮膩。輕舟破幽徑,煩襟都洗。第一朵須尋華池景,壽觴邊偶得龜千歲。乘興瀉、云液落新荷,休辭醉。
為邦何所急,勸學最留情。數仞新儒館,千年繼武城。梁間珍篆古,門外碧波平。會有明倫士,培風縱鶚橫。
蘭閨獨立已多時,月白風清祇自知。忽憶主恩渾未報,頻將青鏡照蛾眉。
記得年時試別頭,得君引我上瀛洲。當場獨步眇馀子,好手先拈第一籌。錦水曾尋香戟夢,洪崖去伴赤松游。瓣香遙致生芻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舉得分明和得親,通方豈欲自瞞人。只要真底無絲隔,狀若千燈一室明。
堪笑夔蚿不自憐,漫勞胸次險山川。仕途醉眼青紅亂,何地強分愚與賢。
惡風酸鼻釀寒胎,敗葉離披半覆臺。吟骨棱棱羸馬鈍,羈懷瑣瑣道鄰開。狐貍未取尋常備,桑落還須三百來。路上絺兒真入畫,鄭公知是幾時回。坐聽風鐸減于秋,寒到千門信欲留。學士有懷支大廈,將軍何意錫重裘。冰川幻術誰爭浴,雪竇吟高我欲讎。南北氣無愆伏候,莫教人苦說秦周。
欲寄華箋與小蘋,空留鶯語到黃昏。幾時飛向苧蘿村。繡被寒添渾似水,篆爐香燼不成云。每思前事一銷魂。
九霄嘉節重端辰,命縷靈符粲寶文。虞舜無為心自正,五弦琴上奏南薰。
空谷高人獨掩扉,一時山水盡含暉。遺榮剩得幽棲樂,仿古猶嫌勝會稀。飲可稱仙不知醉,詩如有癖欲忘機。深杯對酒頻燒燭,坐上輕寒透祫衣。
風流誰似李三郎,不記仙姿委路傍。天上人閒無覓處,風來羅幕只聞香。
功名蕉鹿未為真,四顧茫茫惜此身。未免熱腸猜世俗,漫將巨眼望風塵。江湖浪跡逾千里,花月歡場又一旬。要識人生行樂耳,不須惆悵說沈淪。
廌青山中秋雨足,秋風蕭蕭被林麓,先登早秫次登谷。老農滌場顏色喜,飽飯今冬到妻子。園桃累累棗垂垂,長竿躑躅跳群兒,竅鑿未盡時天機。石床陰陰枕古樹,簪花夢作兒時舞。豆花蒙密薤葉肥,康瓠竟上鄰家籬,小園抱甕能灌畦。庾郎清貧復何屈,每食盤飧二十七。鹿皮之翁擁腫馀,牧牛精舍方鄰虛,香爐茗盌同安舒。刳心楞嚴契妙理,不離一切根塵是。山僧在山便山處,絺衣粗疏杖手拄,云心無著鶴貌古。偶爾相過啜新茗,指看月倒秋潭影。奚肩壺盧客戴笠,蹇驢輕快風習習,云卷波流跡誰躡。青溪蒙茸石嶄巖,北山之北南山南。風廊稚女工擁彗,阿母桑戶勤補綴,淫心舍力知相戒。一燈入夜話秋雨,燈底陰蟲亦爾汝。日來竭蹶官糧完,里胥不到雞豚安,大男小女同歡言。西鄰餉黍東饋瓜,迭為賓主如一家。溪南偶逢桑苧翁,白墮酌予尊且空,盤礴白石蔭長松。盧胡一笑人不會,豈必齊諧裁志怪。村樵入云不見云,芒鞋齧入青苔痕,小髻插花肩負薪。戒子勿深深有虎,叉手告予有老母。荒陂無人秋草逼,輕霞反射西樹黑,牧唱風吹下巖側。村女如識柴門路,群雞飛上山樗樹。石坳甾嶷數椽屋,麇麚宿場鼪緣木,天如相予玉反璞。隱侯之拜非吾徒,游魚潑潑忘江湖。
閑行柳影下。上有金衣飛去也。約略將身入畫。襯軟碧苔茵,淡紅薇架。梁陰燕話。啄粉泥、琴雁輕打。閑庭院、更無人伴,坐看子昂馬。長夏。岳云吟罷。想玉井、冰蓮淡冶。疏簾清簟過雨,且暗挹梅津,慢分茶銙。身非桓子野。了不為、清歌淚灑。北窗畔、試彈鐵鳳,一任賞音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