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與同寅游虎跑寺
聯轡出城西,山光水色低。
客懷高鳥過,人跡亂云迷。
綠樹藏僧寺,蒼苔印馬蹄。
歸來頭上雨,催句路成泥。
聯轡出城西,山光水色低。
客懷高鳥過,人跡亂云迷。
綠樹藏僧寺,蒼苔印馬蹄。
歸來頭上雨,催句路成泥。
我們并馬騎行出了城西,只見山光水色都顯得那么低婉。羈旅的情懷如高鳥飛過,人的蹤跡被亂云所遮蔽。綠樹叢中隱藏著僧寺,蒼苔上印下了馬蹄的痕跡。歸來時頭上淋著雨,雨水催我吟詩,道路都成了泥。
聯轡:并馬而行。
同寅:同僚。
客懷:指客居他鄉的情懷。
印:留下痕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題可知是正月初一作者與同僚出游虎跑寺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在節日與友人出游,于自然中放松身心。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同僚出游的經歷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將情感融入景色之中。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節日出游的雅趣。
銀濤漸溢江南路。泛短棹、輕帆去。破塊跳珠知幾度。竹窗新粉,藕池香碧,應在云深處。
蕭蕭鶴發雖云暮。曾得神仙悟真句。久視長生親見語。離愁掃盡,更無慵困,怕甚黃梅雨。
池館春歸,簾櫳晝靜,清漏移箭。山下孤城,水邊翠竹,??鴂聲千轉。
記得年時,綺窗人去,尚有唾茸遺線。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舊家排遍。
青云賦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陰滿院。飛絮隨風,馬頭月在,翡翠帷空卷。
平湖煙遠,斜橋雨暗,欲寄短書雙燕。算猶憶、蘭房畫燭,醉時共翦。
何處春來,惠風初自東郊至。
柳條花蕊。迤邐爭明媚。
造化難窮,誰曉幽微理。
都來是。自然天地。一點沖和氣。
草軟沙平風掠岸。青蓑一釣煙江畔。荷葉為裀花作幔。知誰伴。醇醪只把鱸魚換。
盤縷銀絲杯自暖。篷窗醉著無人喚。逗得醒來橫脆管。清歌緩。彩鸞飛去紅云亂。
喜陽和應律,啟佳氣、滿寰瀛。正雪洗疏梅,云浮淡月,昨夜生明。
熊羆信占夢好,當年相閥再蟠英。收拾仙風道韻,萃茲一點臺星。
功名。壯歲逢真。主紫橐、耀西清。向玉筍光中,瑤林宴里,來擁雙旌。
青氈家舊物,看長參、鼎鼎樂升平。春醑休辭介壽,鶴書已播彤廷。
簾幕燕雙飛。春共人歸。東風惻惻雨霏霏。水滿西池花滿地,追惜芳菲。
回首昔游非。別夢依稀。一成春瘦不勝衣。無限樓前傷遠意,芳草斜暉。
春入渭陽花氣多。
春歸時節自清和。
沖曉霧,弄滄波。
載與俱歸又若何。
雙龍燭影,千門夜色,三五宴瑤臺。
舞蝶隨香,飛蟬撲鬢,人自蕊宮來。
太平簫鼓宸居曉,清漏玉壺催。
步輦歸時,綺羅生潤,花上月徘徊。
一箭和風,秾熏許多春意。鬧蛾兒、滿城都是。
向深閨,爭翦碎、吳綾蜀綺。點妝成,分明是、粉須香翅。
玉容似花,全勝故園桃李。最相宜、鬢云秋水。
怎教他,卻去與、莊周同睡。愿年年,伴星球、爛游燈市。
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紅粉膩。嬌如醉。倚朱扉。記年時。隱映新妝,面臨水岸。春將半。云日暖。斜橋轉。夾城西。
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認蛾眉凝笑,臉薄拂燕支。繡戶曾窺。恨依依。
共攜手處。香如霧。紅隨步。怨春遲。消瘦損。憑誰問。只花知。淚空垂。
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
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
三光五岳,孕乾坤英彩,非金非玉。赫赫巖巖真相種,來駕橫空仙鵠。
十萬兒童,和豐堂下,齊指梅山祝。黑頭難老,歲寒蒼檜修竹。
須信自家有傳,中庸一卷,是長生真箓。借問洛陽歸去后,幾度桃開桃熟。
十九年間,夢回天上,再見棠陰綠。相將促覲,已聞沙路新筑。
極目高亭橫遠岫。拂新晴、黛蛾依舊。策馬重來,秋光如畫,霜滿翠梧高柳。
菊美橙香還封酒。歡情似、那時重九。樓上清風,溪頭明月,不道沈郎消瘦。
暮寒凄冽。春風探繞南枝發。更無人處增清絕。冷蕊孤香,竹外朦朧月。
西洲昨夢憑誰說。攀翻剩憶經年別。新愁悵望催華發。雀啅江頭,一樹垂垂雪。
重溟倒影,五芝含笑,神仙今古臺州。山擁黃堂,煙披畫戟,雙巖瑞氣長浮。前事記鰲頭。有百年臺榭,千室嬉游。墨寶凄涼,風凌雨蠹盡悠悠。
規恢共仰賢侯。當政成五月,景對三秋。飛棟干云,虛檐受露,放懷不減南樓。賓燕奉觥籌。妙綺箋瓊藻,聲度歌喉。只恐棠陰成后,趣去侍凝旒。
藻澗蟾光動,松風蟹眼鳴。濃熏沈麝入金瓶。瀉出溫溫一盞、滌煩膺。
爽繼云龍餅,香無芝術名。主人襟韻有馀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