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和浚川韻六闋 其一
思悠悠。夢悠悠。多夢多思并入秋。相看人白頭。
蘋花洲。蓼花洲。紅蓼白蘋生遠愁。憑高獨上樓。
思悠悠。夢悠悠。多夢多思并入秋。相看人白頭。
蘋花洲。蓼花洲。紅蓼白蘋生遠愁。憑高獨上樓。
思念悠長,夢境悠長。眾多的夢和無盡的思念一同融入了秋意之中。彼此相看,人已白頭。蘋花生長的洲渚,蓼花生長的洲渚。紅蓼與白蘋勾起了悠遠的愁緒。獨自登上高樓,憑欄遠望。
悠悠:形容長久、遙遠。
并入秋:融入秋天的氛圍中。
蘋花:多年生水生蕨類植物,夏秋開小白花。
蓼花:蓼草開的花,多為淡紅色或白色。
憑高:登高,憑借高處。
浚川是王廷相的別號,此詞為作者和王廷相之韻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情感和秋景描繪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作者或許經歷了時光變遷、人事更迭,因而生出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思念與人生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離歌此夕動秋聲,萬里元為薊北行。碣石曾游燕處士,緇林聊對魯儒生。毫端五色春能吐,匣底雙鋒夜自鳴。別后思君惟見月,芙蓉新鏡影分明。
秋蘭何青青,羅生湘水旁。芳馨隨風發,菲菲久彌章。嗟哉好修士,采襭紉為纕。人多貴蕭艾,謂斯為不芳。草木猶未得,珵美奚能當。若人寫毫素,鑒之宜不忘。靈修茍見察,萎絕亦何傷。毋為玩形似,無實徒空長。浩歌離騷經,余襟涕浪浪。
暮天碧。長是登臨望極。松江上、云冷雁稀,立盡斜陽耿相憶。憑闌起嘆息。人隔吳王故國。年華晚,煙水正深,難折梅花寄寒驛。東風舊游歷。記草暗書簾,苔滿吟屐。無情征旆催離席。嗟月墮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夢里識。恍疑見顏色。空惜。鬢毛白。恨莫趁金鞍,猶誤塵跡。何時弭棹蘇臺側。共漉酒紗帽,放歌瑤瑟。春來雙燕,定到否,舊巷陌。
榕陰漠漠俯清泉,泉溜涓涓不計年。未必塵紛敗佳思,憑欄得句卻天然。
嘉木密交陰,月夕苦薈翳。高臺出林杪,遠目望天際。不厭清露寒,秪恐輕云蔽。可但少陵翁,能思斫仙桂。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端居寡儔侶,懷抱向誰開。
至后蘇橋宿,燈前客意深。亂山初聚首,長路正同心。幽賞朱弦調,清賡素壁吟。晚來孤角起,疏雨度空林。
寒枝香在天外,疏花影流水中。梨云夜深清夢,草玄筆底春風。
燕鶯好語傍南衙,櫻筍誰人似故家。頓遜并無花上酒,南華還有貢馀茶。
陽精四月落天南,燒出楊梅萬顆丹。先動隋珠誰處手?風姿未許與人看。
西閣休神,東風宜面,人窺晚鏡新妝。一日塵勞,月明散與林塘。晴云麗日園林醉,慣迎人鳥語花香。喜洋洋,笑語綿綿,何限春光。沈園柳老綿飛盡,悵庭臺蕭瑟,風物悲涼。只影孤筇,重來繞遍回廊。伊人去后欄桿冷,冷清清一片斜陽。最心傷雁斷云飛,生死茫茫。
內官妝束樣能齊,宛洛春風信馬蹄。共說放朝無一事,看花直到夾城西。
春紅園圃眩西東,花下縈紆一徑通。不向雷門操布鼓,要從人海見珠宮。多言浪負三千牘,老夢都忘十八公。珍重吾宗有成訓,人間何似在山中。
孫子憫老蹇,惠杖若無杖。其輕猶握煙,且喜不壓掌。七尺多臃腫,論重僅銖兩。促節數三十,還復有一長。敢以照書燃,獨任探梅往。暑雨地沮洳,出遠步堪強。非惟借便健,顛躓有所伏。何以謝記存,小簡附拙響。
袖里慚無博浪槌,酒醒空賦稚桑詩。悲涼一曲山陽笛,滿眼山河是義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