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二首
周昌梗概臣,辭達不為訥。汲黯社稷器,棟梁表天骨。
陸賈厭解紛,時與酒梼杌。婉轉將相門,一言和平勃。
趨舍各有之,俱令道不沒。
無名困螻蟻,有名世所疑。中庸難為體,狂狷不及時。
楊惲非忌貴,知及有馀辭。躬耕南山下,蕪穢不遑治。
趙瑟奏哀音,秦聲歌新詩。吐音非凡唱,負此欲何之。
周昌梗概臣,辭達不為訥。汲黯社稷器,棟梁表天骨。
陸賈厭解紛,時與酒梼杌。婉轉將相門,一言和平勃。
趨舍各有之,俱令道不沒。
無名困螻蟻,有名世所疑。中庸難為體,狂狷不及時。
楊惲非忌貴,知及有馀辭。躬耕南山下,蕪穢不遑治。
趙瑟奏哀音,秦聲歌新詩。吐音非凡唱,負此欲何之。
周昌是剛直的大臣,言辭通達并非木訥。汲黯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有不凡的風骨。陸賈厭倦調解紛爭,時常借酒消愁。他在將相之間周旋,一句話就讓周勃和陳平言歸于好。人們各有取舍,都能讓正道不被埋沒。沒有名聲會被困于困境,有了名聲又會被世人猜疑。中庸之道難以踐行,狂放狷介又不合時宜。楊惲并非嫉妒權貴,他智慧有余卻言辭不當。他在南山下躬耕,連田園荒蕪都無暇治理。趙地的瑟彈奏出哀傷的音調,秦地的樂聲唱起新的詩篇。他唱出的聲音并非平凡之調,空負才華又能去往何處呢?
周昌:西漢大臣,為人剛直敢言。梗概:剛直。訥:說話遲鈍。
汲黯:西漢大臣,以直言敢諫著稱。社稷器:國家的棟梁之材。天骨:不凡的風骨。
陸賈:西漢政治家、文學家。解紛:調解紛爭。梼杌(táo wù):傳說中的兇獸,這里指酒。
平勃:指陳平、周勃,西漢初期大臣。
趨舍:取舍。
中庸:儒家的道德標準,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狂狷(juàn):指志向高遠的人與拘謹自守的人。
楊惲:西漢大臣,司馬遷外孫,因言語獲罪。
遑(huáng):閑暇。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政治環境復雜、人生選擇艱難的時期,通過回顧歷史人物的經歷,來抒發自己對人生道路、處世哲學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人生的取舍、處世之道以及名聲與命運的關系。詩人通過列舉歷史人物事例,展現出不同選擇帶來的不同結果,反映出當時社會人們在追求理想和面對現實時的困惑。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銀潢濯月,金莖團露,一日清于一日。
昨宵云雨暗河橋,似劃地、不如今夕。
乘查信斷,搘機人去,誤了橋邊消息。
天孫問我巧何如,正為怕、不曾陳乞。
何處浣離憂。消除許大愁。望長江、袞袞東流。一去鄉關能幾日,才屈指、又中秋。
蘆葉滿汀洲。沙磯小艇收。醉歸來、明月江樓。欲把情懷輸寫盡,終不似、少年游。
四海止齋老,百世水心翁。都將不盡事業,付與道俱東。氣脈中庸大學,體統采薇天保,幾疏柘袍紅,千仞倚寥碧,一點駕歸鴻。
扈江蘺,貫薜荔,制芙蓉。午橋綠野深處,心與境俱融。搏控乾坤龍馬,簸弄坎離日月,蒼鬢映方瞳。只恐又催詔,飛度橘花風。
初撥琵琶,未肯信,知音真個稀少。盡日芳情,縈系玉人懷抱。
須待化作楊花,特地過、舊家池沼。想綺窗、刺繡遲了,半縷茜茸微繞。
舊時眉嫵貪相惱。到春來、為誰濃掃。新歸燕子都曾識,不敢教知道。
長是倦出繡幕,向夢里、重謀一笑。怎得同攜手,花階月地,把愁勾了。
睡思厭厭鶯喚起。簾卷東風,猶未忺梳洗。
眼細眉長云擁髻。笑垂羅袖熏沈水。
媚態盈盈閑舉止。只有江梅,清韻能相比。
詩酒琴棋歌舞地。又還同醉春風里。
兒前捧勸孫扶掖。共慶賀、娘娘七帙。
此杯不比尋常,百年間、才是省陌。
眼前彩繡成行立。已應是、天公偏惜。
何須剩覓長年,且只消、一百二十。
卓煢歐陽子,是江山、毓秀鍾靈,異才間世。恰則韶光三月暮,蓂葉堯階有四。正天啟、懸弧盛事。金鴨亭亭書云篆,散非煙、南極真仙至。來為爾,薦嘉瑞。
神清洞府丹書字。擁笙歌、綺席高張,更羅珠翠。個里長春人不老,仙籍玉環暗記。但判取、醄醄沈醉。擬作新詩八千首,待一年、一獻稱俾爾。耆而艾,昌而熾。
玉屏回夢月平讕。元來香冷衣單。柳風特地更將寒。吹上眉端。
云羽未回征雁,鏡花空舞雙鸞。去年芳徑又斕斑。門掩春閑。
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閑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漏初長、夢魂難禁,人漸老、風月俱寒。想幽歡。土花庭甃,蟲網闌干。
無端。啼蛄攪夜,恨隨團扇,苦近秋蓮。一笛當樓,謝娘懸淚立風前。故園晚、強留詩酒,新雁遠、不致寒暄。隔蒼煙。楚香羅袖,誰伴嬋娟。
春水東流一葦杭。春情翦不斷,漢江長。
江花江草為誰芳。渾不似,沙暖睡鴛鴦。
且道不思量。怕他知得后,痛肝腸。
路遙天闊水茫茫。成病也,教我怎禁當。
風罥薦紅雨易晴。病花中酒過清明,
綺窗幽夢亂于柳。羅袖淚痕凝似餳。
冷地思量著,春色三停早二停。
點染煙濃柳色新。小桃紅映水,日初勻。露收芳徑草鋪茵。凝情久,風淡起輕塵。
梁燕已爭春。折花閑伴酒,試濡唇。流鶯何處語聲頻。闌干曲,蜂蝶更隨人。
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
長江驛畔水如藍,也應似、向人重翠。
人生豈必高官貴。愿長對、詩書習氣。
陶家髻子作賓筵,有如個、嘉賓也未。
雨多庭石上苔文。門外春光老幾分。
為把舊書藏寶帶,誤翻殘酒濕綃裙。
風頭花片難裝綴,愁里鶯聲怯聽聞。
恰似翦刀裁破恨,半隨妾處半隨君。
游人等得春晴也。處處旗亭堪系馬。
雨前秾杏尚娉婷,風后殘梅無顧藉。
忌拈針線還逢社。斗草贏多裙欲卸。
明朝雙燕定歸來,叮囑重簾休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