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簡休陽程世大 其二
北風雨雪歲瀟瀟,問舍求田意已勞。
去國久堪衣佩玦,撫時空惜劍吹毛。
齊東鄭泰名應早,鄴下田疇氣自高。
回首風塵今萬里,側身天地一漁舠。
北風雨雪歲瀟瀟,問舍求田意已勞。
去國久堪衣佩玦,撫時空惜劍吹毛。
齊東鄭泰名應早,鄴下田疇氣自高。
回首風塵今萬里,側身天地一漁舠。
在歲末時節,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我為生計奔波,謀求安身之所已身心疲憊。離開朝廷已久,我如那佩戴著玉玦的人,空有壯志;面對時光流逝,我惋惜自己的寶劍只能閑置。像鄭泰那樣在齊東地區早有盛名,又如田疇在鄴下有高尚的氣節。回首望去,如今已與往昔相隔萬里風塵,我置身于天地間,如一葉孤舟。
問舍求田:本意是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房價,比喻沒有遠大志向。這里指為生計奔波。
去國:離開朝廷。
佩玦:古人佩玦表示決斷、決絕等意。
吹毛:形容劍的鋒利,吹毛可斷。
鄭泰:東漢末年人物,有謀略,名聲早著。
田疇:東漢末年隱士,有高尚氣節。
漁舠:漁船,這里比喻自己漂泊的狀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去國”等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離開朝廷后,經歷了生活的波折和仕途的不順。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為生計發愁,同時又心懷壯志卻無法實現,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壯志難酬、漂泊孤寂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景抒情,將情感表達得深沉而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文學才華。
二年恩意是春輝,
清凈胸襟似者希。
泣盡楚人多少淚,
滿船唯載酒西歸。
賈生名跡忽無倫,
十月長安看盡春。
顧我先鳴還自笑,
空沾一第是何人。
云里幽僧不置房,
橡花藤葉蓋禪床。
朝來逢著山中伴,
聞說新移最上方。
一擲雖然未得盧,
驚人不用繞床呼。
牢之坐被青云逼,
只問君能酷似無。
故園回首雁初來,
馬上千愁付一杯。
惟有新詩似相識,
暮山吟處共徘徊。
溪翁強訪紫微郎,曉鼓聲中滿鬢霜。
知在禁闈人不見,好風飄下九天香。
斜日橫窗起暗塵,
水邊門戶閉閑春。
千竿竹里花枝動,
只道無人似有人。
玉鉤斜傍畫簷生,
云匣初開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婦,
夜來依約落邊城。
孤亭影在亂花中,
悵望無人此醉同。
聽盡暮鐘猶獨坐,
水邊襟袖起春風。
一燭從風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雖知不得公然淚,時泣闌干恨更多。
明月蕭蕭海上風,君歸泉路我飄蓬。門前雖有如花貌,爭奈如花心不同。
只言雙鬢未蹉跎,獨奈牛羊送日何。禪客不歸車馬去,晚簷山色為誰多。
溪上禪關水木間,水南山色與僧閑。春風盡日無來客,幽磬一聲高鳥還。
莫驚客路已經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試上方坦望春野,萬條楊柳拂青天。
養由弓箭已無功,
牢落生涯事事同。
相勸一杯寒食酒,
幾多辛苦到春風。
噪蟬聲亂日初曛,
弦管樓中永不聞。
獨奈愁人數莖發,
故園秋隔五湖云。
春釀正風流,
梨花莫問愁。
馬卿思一醉,
不惜鹔鹴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