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賴秀才家拾青樓二首 其二
高柳侵檐帶綠煙,
平林遙望倚青天。
詩人不必工摹寫,
留與恩袍色斗鮮。
高柳侵檐帶綠煙,
平林遙望倚青天。
詩人不必工摹寫,
留與恩袍色斗鮮。
高高的柳樹遮蔽屋檐,仿佛帶著綠色的煙霧,遠遠望去,平坦的樹林緊靠著青天。詩人不必刻意去精心描繪,就讓這景色與恩袍的顏色爭奇斗艷吧。
侵檐:遮蔽屋檐。
綠煙:形容柳樹的枝葉茂密,像綠色的煙霧。
平林:平坦的樹林。
工摹寫:精心描繪。
恩袍:指朝廷賞賜的官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到萬安賴秀才家時,看到周圍的自然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狀態,被眼前美景所吸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自然景色的美麗。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百年家計老無愁,三子才能長最優。暫往句容因祿養,將歸古麗竟仙游。丹山碧水迎飛旐,白叟黃童望遠舟。為寄南豐香一瓣,臨風哀此淚雙流。
古屋靜無人,一燈夢初醒。山鬼聽吟詩,寒光照孤影。
望大趙書如渴驥,憶老汪膠無續弦。看遍江南與江北,小屏微雨是斜川。病去詩無一點塵,亦知摩詰是前身。憐君更似西江水,合伴倚松庵里人。
鳳城酒美燕姬歌,禁花紅飄金水河。雨香翠島春晝暖,魚龍陸海揚風波。天門咫尺到不得,奈此飆摧云翼何。時乎未至應有待,壯年不必傷蹉跎。君看松柏成大材,歷歲雪霜誰見過。拂衣南出指歸路,回首京闕山嵯峨。日高原頭紅霧散,潮平沽口青銅磨。牽船溯流狂吹逆,登車避閘飛塵多。黃樓憑河遠眺望,身如冥鴻超網羅。客涂笑語浣羈思,詞鋒捷出如揮戈。天生人才必用世,豈無文藻宣金科。鸞臺鳳閣總華要,不然玉署聯鳴珂。丈夫小挫未為辱,正氣耿耿非有它。匣中古硯助神變,銅蟾飽水手屢摩。隨身亦有勛業鏡,依然照我顏色酡。與君今日動高興,買酒共酌澆天和。
世間無近遠,定里遍曾過。東海經長在,南朝寺最多。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今日忘塵慮,看心義若何。
繄龍興,藩西江,土昄章,國駿龐。江有砥柱,胡為鴻流降。剿蠻效尤,蟊賊內訌,三臺映太微,國士俱無雙。王旅啴啴鉦鼓摐,天威震赫群兇愯,八郡望風咸來降。武功既成毋從從,圣人南面殿萬邦。
我昔天臺碧海東,識君豪氣似元龍。醉扶太乙青藜杖,嘯倚皇華帢幘峰。桂樹小山懷舊隱,桃花流水記遺蹤。思君不見空回首,知在蒼云第幾重。
東亭先生富道術,隱居城郭似江湖。隨身長挾雙白鹿,入市只懸一玉壺。社中漸覺推前輩,門外從教滿病夫。子亦文園高臥客,年來肺氣為君蘇。
海門潮水貫長虹,天際山形隱伏龍。南省官曹終日醉,西陵烽火隔江紅。黃金不鑄岳武貌,青史直書劉巨容。瀟灑江南哀不盡,庾郎才賦若為工。
縈蛇路轉愜登臨,一室翛然客靜心。杖履主人山下去,風鳴巖壑自幽深。
嫩柳迷離乍展睛,夭桃緋媚恰逢迎。春寒卻簸連云浪,不許繁英落有聲。
方平遙駐五云車,勾引麻姑出絳霞。莫向蔡郎矜指爪,夜深留取撥琵琶。
一室真環堵,端居總面墻。進修寧自蔽,退息解深藏。掃榻塵無漬,翻經隙有光。沉潛思闕里,寤寐見陶唐。燈火黃昏靜,弦歌白晝長。受墁非糞土,充棟是書香。沽酒當頭過,觀梅倚角芳。春隨鄰蝶至,雨洗甃苔荒。檐旭留冬煖,山風透晚涼。窺云穿甕牖,待月轉回廊。俗駕何緣入,佳聲定遠揚。我來試推倒,同上振衣岡。
花巖控牛嶺,連峰碧嵯峨。秀色亙千古,我生能幾何。行幾苦難屢,筑室枕其阿。坐臥長對之,所獲庶可多。朝云結丹綺,夕月流金波。采之鍊真液,永以蠲沈痾。
隤照趣夕黯,孤燈啟宵明。老夫倦欲睡,似醉復如醒。寸心無寸恨,坦如江海清。秋蛩何為者,四面作怨聲。凄惻竟未已,抑揚殊不平。切切百千語,遞遞三四更。繞砌尋不得,靜坐復爭鳴。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