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生助移大門詩以勞焉
貽厥云仍百世謀,
青山綠水興悠悠。
寒泉細汲蕓窗硯,
各賦新章答勝游。
貽厥云仍百世謀,
青山綠水興悠悠。
寒泉細汲蕓窗硯,
各賦新章答勝游。
為子孫留下這長遠的謀劃,青山綠水讓人興致悠長。從寒泉中細細汲取泉水來研磨書窗下的硯臺,大家各自創作新的篇章來回應這美好的游歷。
貽厥:指留傳,遺留。《尚書·五子之歌》有“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
云仍:遠孫,泛指后代。
蕓窗:指書齋。古人藏書多用蕓香驅蠹,故稱書齋為蕓窗。
勝游:快意的游覽。
推測此詩創作于文人相聚協助移動大門之后。當時可能是一群文人共同參與了這一活動,之后大家一起游覽周邊的青山綠水,在書齋中研磨賦詩。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且愉悅的心境,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既表達對活動的紀念,也有對后代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記錄文人相聚的美好活動,體現了文人之間的雅趣和文化交流。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文人生活相結合,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風貌和創作氛圍。
楊柳梢頭月未殘。杏花開盡卻春寒。
賓鴻社燕尋常別,渭北江東別更難。
尊欲盡,夜將闌。明朝馬首便長安。
懸知不作人間住,歸去春風玉筍班。
萬頭攢動仰高臺,
寶馬雕車博彩開。
覆手為真翻手假,
個中消息費疑猜。
潮退江南晚渡。
山暗水西煙雨。
天氣十分涼,斷送一年殘暑。
歸去。歸去。
香霧曲屏深處。
近水多魚稻,依山即市廛。
野人朝閉戶,溪女夜牽船。
俗健惟貪訟,田寬務積錢。
僻居游轍少,客到也喧傳。
春風百花發,露挽九原歸。
白馬悲鳴駐,黃鸝下上飛。
壟邊新柏盛,門外吊人稀。
獨見東床客,攀車淚濕衣。
簞瓢許與靜中春,萬古天留此味真。
若道老兄甘起倒,石齋夫子是何人。
登艫一望一魂銷,賴有清樽慰寂寥。
寵餞江陽殊藹藹,壯游滇路漫迢迢。
梅心柳眼皆春意,?舞夷歌亦舜韶。
猶有多情如杜牧,畫橋明月教吹簫。
于潭宗會,時思著存。
左昭右穆,祔祧有倫。
維倫篤恩,富貧壹義。
爾子爾姓,來燕來祀。
荒郊旅舍小徘徊,
磷火熒熒認劫灰。
月影移從窗內射,
潮聲涌到枕前來。
攢眉輒作山字,啾耳惟聞水聲。人應見憐久病,我亦自厭馀生。
目慌慌蟻旋磨,頭岑岑鰲負山。筆床久已均伏,藥鼎何時丐閒。
政爾榮枯衛澀,剛云人厄天窮。歸咎四沖臨歲,乞憐九曜過宮。
復古既愆七日,泰來惟候三陽。歷日今頒寅正,占星更候農祥。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壯歲喜新節物,老來惜舊年華。病后都盧不問,家人時換瓶花。
人間何必戀雕輪,得失那知寵辱頻。
手板已辭三院長,腳頭不滾九衢塵。
從他滟滪多狂浪,須識江湖有散人。
料理平時栽荔圃,月來花影上閑身。
薤露盈馳道,臣民候挽齊。
山河俄改色,草樹盡含凄。
象衛過金馬,芻靈出碧雞。
有髯攀不及,悵望鼎湖西。
不因吾子將身試,誰識沙河幾尺深。
拌擻山中塵未了,更勞冰雪洗衣襟。
有興還看竹,無心更釣鰲。
古今同擾擾,物我兩騷騷。
蜀犬識何淺,黔驢技不高。
百年方醒日,始悟此生勞。
飛錫五天云冉冉,
泛杯南海浪悠悠。
一毫頭上輕收拾,
不是冤家不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