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向子山耐軒
相臣名德圣君稱,
子子孫孫合敬承。
百世衣冠如一日,
堂堂心事待傳燈。
相臣名德圣君稱,
子子孫孫合敬承。
百世衣冠如一日,
堂堂心事待傳燈。
宰相以賢德聞名并得到圣明君主的稱贊,子子孫孫都應該恭敬地繼承這份榮耀。百代家族的風范始終如一,光明磊落的志向等待著傳承發揚。
相臣:宰相,朝中大臣。
名德:賢德之名。
合:應該。
敬承:恭敬地繼承。
衣冠:這里代指家族的風范、門風。
堂堂:形容光明正大。
傳燈:原指傳法,這里指傳承志向、精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向子山家族有宰相賢德傳承的情況,有感于家族優良傳統的延續,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傳承的贊賞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家族賢德傳承的重要性。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但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家族傳承和道德延續的重視。
萬里車書自一家,新城蜿蜿臥龍蛇。路民已別東西日,樓鼓初聞早晚衙。洗出云巖銷虎穴,掃開煙瘴離椒花。受廛不惜躬耕去,欲與滕公度歲華。
文皇定鼎靖沙胡,宮闕□臺此帝圖。白晝銅關嚴甲士,青宵羽箭報金吾。
邙山山下重夷猶,曠世思公涕淚流。荒冢一抔埋義氣,豐碑千古表忠謀。李唐神器危還正,武媚妖氛散復收。更賴紫陽華袞筆,奸邪聞見總包羞。
有心切勿去鉤玄,鉤得玄來在外邊。何似罷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此天然處不亦妙,費盡思量卻不到。有時父召急趨前,不覺不知造淵奧。此時合勒承認狀,從古癡頑何不曉。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癡云欲掃除,迅霆無異擬。無妄而微疾,勿藥斯有喜。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太極奚可圖,可圖非太極。矧復贅無極,哀哉可太息。何不觀古圣,一一已默識。胡為復作圖,交擾而曲屈。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質。不可離合論,渾渾體自一。安得孔子生,邪說俱蕩滌。哀哉復哀哉,太息復太息。
雨過苔痕繞砌生,客居終日罷逢迎。叩門誰載賢人酒,怪爾偏知隱吏名。談久竹風吹短麈,坐深花影落殘枰。淹留正好期華月,向晚虛堂暑氣清。
紺園春欲暮,光景入繁華。雨后多芳草,風前自落花。攢峰危柱石,曲水爛蒸霞。未盡登臨興,西林日已斜。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門前流水無冬夏,想見先生到骨清。
種竹誅茅欲傍亭,亭前花草莫爭名。筍根稚子春無數,枝上鹓雛晚更清。翠逼衣襟添野興,葉翻風雨打窗聲。何當萬木凋零后,尤見青青不世情。
品在色香外,氛塵夙所禁。凌霜存勁節,浹月伴清吟。淡對生秋興,靜看增隱心。籬邊有醉客,珍重至于今。
邊地悲風聲鼓角,長天萬里愁云薄。忽聞天使自天來,龍支城門聊一開。碧眼羌兒屯且守,沒蕃老兵無黑首。馬前拜問天可汗,五十年來今健否。涕流自說山東住,結發從軍隸邊戍。一自西戎侵玉關,涇隴烽煙薰兩間。漢軍戰死音聲絕,戰骨憑誰埋故山。十中存者僅三五,哀哀淚滴龍堆土。旃裘禦雪酪充饑,年深漸解蕃人語。夜觀北斗憶中原,每見花開思故園。記得來時星火急,親鄰送我出前村。憑君歸報今天子,早發天兵下天水。假若不來期速死,猶是唐家忠孝鬼。
硯底研勻夢屑香。生綃百尺費裁量。風勾雨染妙難詳。脫貫青蚨初濟世,浮波慧眼尚韜光。斜穿荇帶選珠忙。浮水懸風一欠伸。濁泥深處植靈根。夢醒來鑒夢中人。顧影隨拈無相偈,看花盡是等閒身。清涼宜與月為鄰。珍重霓裳兩袖煙。涉江人去幾時還。離絲寫遍碧瑤箋。每悟自癡猶自笑,不成相聚倍相憐。忘情一霎最田田。縞袂霞裾護圣龕。持將翠缽斗魔炎。游鱗叩法靜中參。檢校無邊風月夢,疊封千里水云函。悟空心印不須鈐。折水為珠欲贈君。君猶遙岸戀紅塵。行行清淚百湔裙。連藕心空堅素志,斷絲情慟了前因。煙波漸起漸無聞。雨露摶圓十萬星。旋追風翼墮玄冥。緣來緣去自分明。紫菂有心原識苦,真香無侶為多情。解人最是小蜻蜓。也向娑婆并蒂開。鋤泉耕露絕纖埃。琉璃身世淡縈懷。累劫同參雙妙諦,兩心分坐一如來。閒鷗奚必漫相猜。欸乃聲聲夕照中。吳姬去后越姬逢。波分一線梵香濃。留取紅衣棲夢蝶,折來翠扇御靈風。金房已結碧玲瓏。十二因緣悟此時。商弦催發碧塘西。淩波襪冷霧鬟低。鱗綰枯香頻唼月,霜侵褶袖漫支頤。有情自是有來期。
接岸橋通何處路,倚欄人是阿誰家。
似雨紛然落處晴,飄紅泊紫莫聊生。美人天遠無家別,逐客春深盡族行。去是何因趁忙蝶,問難為說假啼鶯。悶思遣撥容酣枕,短夢茫茫又不明。
刻意相忘已不能,西窗獨坐對銀燈。蠻箋小幅行行字,寶篆殘灰寸寸冰。紅瘦減,綠飄零,東風不管負多情。當時縱得浮丘石,卻怕天高有九層。
贏得看山共勝游,漫攜斗酒放仙舟。石龍噓沫香云濕,鐵馬敲風古寺幽。葵蕊向陽初到夏,竹陰籠午頗疑秋。腳跟擺脫塵緣外,俯仰飛潛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