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白溝河
一路風光媚眼新,紅亭綺陌送征輪。
暫從紫禁寬休沐,漸識青山是故人。
云暗白溝迷古渡,風寒易水隔遙津。
覺來似醒邯鄲夢,欲謝長安一片塵。
一路風光媚眼新,紅亭綺陌送征輪。
暫從紫禁寬休沐,漸識青山是故人。
云暗白溝迷古渡,風寒易水隔遙津。
覺來似醒邯鄲夢,欲謝長安一片塵。
一路上風光迷人,讓人耳目一新,紅色的亭子和美麗的道路送別遠行的車輪。暫時從宮廷中獲得休假,漸漸感覺青山就像是老朋友。陰云籠罩白溝河,古渡口都難以辨認,寒風在易水之上,隔開了遠方的渡口。醒來好似從邯鄲夢中清醒,想要告別長安的塵世喧囂。
媚眼新:形容風光迷人,讓人有新鮮感。
紅亭:紅色的亭子,可能是路邊供人休息或送別之處。
綺陌:美麗的道路。
征輪:遠行的車輪,代指遠行的車輛。
紫禁:指宮廷。
休沐:官員休假。
白溝:河名。
古渡:古老的渡口。
易水:河名,在今河北易縣。
遙津:遠方的渡口。
邯鄲夢:即黃粱美夢,比喻虛幻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
長安:代指都城,這里可能指詩人任職的地方。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暫從紫禁寬休沐”可知,詩人是在宮廷任職獲得休假出行途中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wěn)定,詩人在宮廷的工作或許讓他感到疲憊,所以在旅途中有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休假途中的所見所感,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感表達細膩。它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也是反映當時文人生活與心境的佳作。
風騷而后此英靈,飄泊江湖一客星。猶有精誠動天地,虛蒙記識到朝廷。奄奄櫪驥寧辭辱,的的高鴻不易冥。幕府身容托疏放,誰知心苦忍伶俜。
獨殿春光,此花開后無花了。丹青人巧。不許芳心老。密影翻階,曾為尋詩到。竹西好。采香歌杳。十里紅樓小。
□□□□□,□□□□□。□□□□□,□□□□□。
竹樹深深地,天留聽雨聲。山藏馀塔淡,陰迥逼花明。點滴無春思,飄搖損客情。道人寒不睡,煮茗話深更。
彈鋏歸來感舊游,天涯何處話離愁。青山有分長為客,白發(fā)無情忽上頭。冠蓋盡隨云影散,樓臺近逐電光收。聞君近卜江邊宅,仍許閒情共白鷗。
風暖柴荊鳥語幽,麥高麻矮野桑柔。
濕云狼籍水悠悠,茅屋人家竹樹幽。野鳥不知緣底急,飛先漁艇過溪頭。
我修祀事,于何致誠。罔敢怠佚,視茲碩牲。納烹薦俎,侑以和聲。格哉休應,世濟皇明。
流水人家,乍過了斜陽,一片蒼樹。怕聽秋聲,卻是舊愁來處。因甚尚客殊鄉(xiāng),自笑我、被誰留住。問種桃、莫是前度。不擬桃花輕誤。少年未識相思苦。最難禁、此時情緒。行云暗與風流散,方信別淚如雨。何況夜鶴帳空,怎奈向、如今歸去。更可憐,閑里白了頭,還知否。
九月微凋上苑林,映波擁塔影深深。傷高未瞑登臨眼,悲世猶馀半死心。萬里望迷云路雁,十霜伴冷塞垣砧。重來念念歸寥落,聊應佳辰酒共斟。
寸地不可棄,東風何處無?
小孤山下晚波恬,妥墮青鬟玉鏡奩。借與彭郎作眉樣,西南初月正尖纖。
小立真忘世,棲遲荒徑苔。嵐光壓新柳,鶯語及殘梅。二月春猶靜,微陽晚暫開。臨流商去住,何日更重來。
曉倚吟窗曙色開,江頭野趣亦佳哉。平蕪宿鳥沖煙起,遠浦春帆帶雨來。閒種石田供鶴料,旋開園沼買魚栽。讀書自古城南好,擇地多慚吏部才。
乞得君王小鏡湖,扁舟同載只奚奴。年來自信機心絕,底事驚開水面鳧。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