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懷李郎中及邊熊二君子五首 其三
昨日逢京使,聞渠再轉郎。
未妨文字癖,祗益簿書忙。
退食遲宮旭,鳴鐘候省堂。
祗應騎瘦馬,緩轡漫成章。
昨日逢京使,聞渠再轉郎。
未妨文字癖,祗益簿書忙。
退食遲宮旭,鳴鐘候省堂。
祗應騎瘦馬,緩轡漫成章。
昨天遇到從京城來的使者,聽說他再次轉任郎官。不妨礙他有喜愛文字的癖好,只是更增添了處理公文的繁忙。退朝休息時已遲于宮廷的旭日,聽著鐘聲等候在省堂。只應是騎著瘦馬,慢慢駕馭著馬匹隨意成章。
渠:他。
轉郎:轉任郎官。
文字癖:喜愛文字的癖好。
祗益:只增添。
簿書:公文。
退食:退朝休息。
宮旭:宮廷的旭日。
省堂:官署名。
緩轡:慢慢駕馭馬匹。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與友人分隔兩地,通過京使傳遞的消息來了解友人情況。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友人在京城任職。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贊賞。突出特點是通過日常細節(jié)描繪友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生活狀態(tài)。
江山雖自好,其奈倦游情。酬酢無同輩,行藏似隔生。低眉新禮數(shù),染指舊功名。豈有雕蟲客,能為世重輕。
揮毫麗句得旁觀,字字懸黎間木難。可但詩聲高海內,有人金換過三韓。
幽人午枕夢清熟,書筆滿床花自開。兒童誤起聽脩竹,舊雨故人今不來。
獨坐微機畔,環(huán)游博客廬。網羅新舊雨,電訊起居余。聞琴欣駐足,顧影惜分裾。還約蘭亭禊,流觴勿忘予。
歸帆一過石門寒,空谷難留久客歡。丹嶠共憐孤雁影,金崎誰待夕陽殘。淵明自有田園樂,惠遠焉知世界寬。白社若詢山衲信,為言牛火正盤桓。
脆鯇長江著,曾□饜老饕。重來偶憶及,饞水已滔滔。
山人住在天姥陰,憶余曾登天姥岑。云樓雪磴參差起,下控桃源幾許深。
寶玦金貂簇繡鞍,傾城士女競追歡。宣和舊俗燈偏盛,汴水新春夜不寒。人海涌來喧笑語,車雷轟處恣游盤。太平景象君須記,天漢橋邊立馬看。
翠竹岡頭景物幽,長天落日澹悠悠。幾家返照催砧杵,半壁新蟾入畫樓。高壟牛歸樵己散,滄溪漁罷網初收。故家迢遞金川外,猶憶登臨共唱酬。
林下訪高士,徑度茱萸灣。洞門無俗客,白云時往還。蟬響谷逾靜,水流心目閒。幽花紅有意,叢桂綠堪攀。始悟神仙藥,頓輕名利關。日夕忘歸路,明月照空山。
古筆以竹資簡牘,椎樸遲鈍古所服。后人制穎乃神速,工巧有馀拙不足。書契而下篆籀續(xù),魯壁汲冢光煜煜。張鐘嗣興尚圓熟,妙用允屬中山族。吳興作者首馮陸,溫氏父子踵其躅。翰林雄文聯(lián)巨軸,重之不啻連城玉。紛紛末工事角逐,文犀象管炫凡目。吁嗟溫生老而禿,世無具眼甘退伏。百金不售久韞櫝,安得一用古制復。嗚呼安得一用古制復,書契載睹羲皇俗。
自笑謀生拙,空驚歲月除。年衰惟藉藥,發(fā)少不禁梳。盡日扃蓬戶,無人過草廬。晚來閑策杖,緩步當柴車。
借問湯陰路,皇州第幾程。雪山人面起,云陣馬頭橫。煙火村村莫,樵歌處處聲。功名是何物,天地苦留情。
山形如伏兕,孤寺隱山腰。山色無今古,泉聲不市朝。云生巖谷漏,風過薜蘿號。明月分得近,容我更筑茅。
萬里長驅出漢關,掃清島嶼始應還。戮取鯨鯢為巨觀,別開樓閣傍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