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竹如意
似帶湘妃舊淚痕,
才離粉籜便精神。
月明莫弄棲鸞影,
愁殺吹簫引鳳人。
似帶湘妃舊淚痕,
才離粉籜便精神。
月明莫弄棲鸞影,
愁殺吹簫引鳳人。
它好似帶著湘妃昔日的淚痕,剛剛褪去筍殼便顯得精神抖擻。明月夜不要擺弄那如棲息鸞鳥般的竹影,會讓吹簫引鳳的人憂愁至極。
湘妃舊淚痕: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痛哭,淚水灑在竹子上,形成斑痕,稱湘妃竹。
粉籜(tuò):竹筍的外殼。
棲鸞:棲息的鸞鳥,這里形容竹影。
吹簫引鳳人:指春秋時的蕭史,他善吹簫,能引來鳳凰,后與秦穆公之女弄玉一同成仙而去。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明月夜看到竹子,由竹子的形態聯想到湘妃的傳說和蕭史弄玉的故事,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竹如意為描寫對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營造出獨特意境,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在詠物詩中具有一定特色,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
臘雪初晴梅欲花,有人聞說鬢如鴉。清詩勾引江南夢,應向今宵還到家。
三十六番風未回,微紅難倩剪刀裁。魏侯句里有春色,不打涼州花自開。
雨后桃花可意紅,一川楊柳醉春風。舞衣歌扇重撩理,百尺朱樓煙樹中。
白頭憔悴未歸身,羞作須江入社人。自是愁多無好句,不關詩瘦與傷春。
柴扉春亦借融和,客少高軒誰肯過。醉里我應慚畢阮,詩中君合是陰何。
憶昨探梅梅乍放,芳菲數日竟難支。
春疑太早輸寒改,花自含情斗后期。
當眼已無迎客朵,別園猶有避人枝。
殷勤更訂重開日,留得青尊為汝遲。
賀歲迎來袯襫新。桃源端不負秦人。先生詩興濃于酒,分付庭花報早春。
扶短策,倚衡門。十年收得此閑身。望中息壤盟長在,夢里蓬山記不真。
沙上風煙異,
經時老客心。
遠天低故壘,
落日帶空林。
目極芳華晚,
愁緣野水深。
江城有嚴武,
猶可慰孤吟。
情深有水難比長,
風吹野花滿頭香。
美人相望不相識,
秋波脈脈枉斷腸。
眾花盡是可憐意,
郁蒸日午奈思睡。
忽見陌頭柳色新,
愁牽野草隨風靡。
深秋南國不知寒,
且從茅店歇征鞍。
人間未乏周昉筆,
暫作欠伸背面看。
始信東坡言無底,
誤把西湖儗西子。
君看草樹連云齊,
中有嬌鶯恰恰啼。
浮云不動月微明
錦帳香寒夢易驚
猶覺春風花未發
獨聞宮漏出重城
西北有山天上頭,
一亭橫絕幾千秋。
乾坤老眼真無外,
又落東溟第幾洲。
峰巔見滄海,
日出常先最。
一自弋者篡,
冥飛亦云多。
庖犧網未收,
同類如予何。
已噤伐斧篇,
去去依女蘿。
適楚歸來又適閩,
桃溪柳澗踏清晨。
服膺素有前賢命,
流水行云任我真。
去年十一月,笑別下鐘阜。今年九月中,行見朝天路。
去住既無心,動靜非取與。平生安樂法,此意同誰語。
四明昔嘗到,諸剎皆可數。山川氣象雄,麟鳳棲遲處。
今思昔日游,歲月二紀許。豈謂臨晚景,侯伯重相顧。
開緘讀來書,丁寧見毫楮。姑蘇二千石,眼高照天宇。
我昔昧平生,今見開心腑。欣然樂與行,方鳴集眾鼓。
先師未了底,今日應須去。
逍遙云霧間
呼吸發九嶷
游女不稽路
弱水何不之
西原風燥日平馳,暫慰孤寒忘凍饑。
作暖秋陽方病卉,放閑田父許依籬。
霜前白雁歸成陣,雨后黃花粲在枝。
俯仰物情誰始覺,爾牛無族草離離。
朝游七澤暮三湘,
把炬傳餐夜未央。
世路不須防虎穴,
客心終是倦羊腸。
暫投茅屋云相伴,
側聽楓江雨欲狂。
詎是停驂能問俗,
祇令道路嘆劻勷。
有羅羅、水煙千頃。夜來初浣籬徑。紫艷紅芳,屋角墻頭相映。草香小巷入都迷,竹暗層扉敲誰應。淺漾風簾,愛他草閣,居然舴艋。
幽棲不似塵境。只閒驅菊蠹,小除松癭。濕翠難名,到此萬緣真冷。牙簽亂插道書香,板橋對掩僧廬靚。惆悵曾分,半榻鶯聲,一杯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