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 夏歌二十首 其四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
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
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
春天分別時還滿是春日的眷戀,夏天歸來時這份情感更加長久。羅帳是為誰而掀起呢,何時才能有雙枕相伴呢。
猶:還,仍然。
褰(qiān):撩起,掀起。
《子夜四時歌》是南朝樂府民歌,多寫愛情。此詩創作于南朝時期,當時社會文化繁榮,民歌盛行,這類愛情題材的詩歌反映了當時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和相思之苦。詩人可能是根據民間愛情故事或自身經歷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的相思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季節變化和生活場景展現思念。在文學史上,它是南朝樂府民歌的典型代表,體現了當時民歌的風格和特色。
落盡梅花雪滿庭,故園楊柳夢中青。羌兒馬上傳來曲,今夜關山月里聽。
千嶺分崗一嶺西,一峰驤首萬峰低。仰看木杪樓臺小,猶聽云端甲馬嘶。暮角回風吹落葉,曉暾籠樹轉寒霓。要知血食無窮處,陰壑藏雷水繞溪。
天地有正氣,英靈鐘正人。大義薄云漢,至誠通鬼神。探穴蹈虎尾,沈淵批龍鱗。碎首詎知惜,引裾寧畏嗔。龍逢既以死,比干甘殺身。史魚以尸諫,直心終見伸。諸公不可作,精神乃星辰。回首媚灶徒,謟骨成埃塵。
諫議大夫堅不拜,何于建武復來招。請看唐帝容巢父,鴻鵠冥冥亙紫霄。
可憐癡絕趙家兒,屠戮行人劖國基。柳岳請和和得未,獨松關外血如糜。
誰煉向天都,嶠南浮丘石。一脈接軒黃,黟山得正色。茫茫前后海,雪濤作一白。忽開半壁天,渾金綴深碧。山膚我之膚,山骨我之骨。偉哉仁者心,賴此生萬物。
旅泊值秋晚,登臨良亦佳。高臺始基誰,未覺歲月遐。維梁漢寵弟,非復莩附葭。鳴鞭白云上,寶髻翻千鴉。樽前第詞客,坐使屈宋衙。秖今竟何有,蕪沒荒煙斜。秦墟仆翁仲,楚俗悲章華。空馀古招提,老龐伴丹霞。花氣侵客袂,松聲滿鄰家。凄涼劫灰地,半似篁竹遮。坐久雁橫野,炊煙映檐牙。似聞睢陽曲,尚作兒童嘩。惜無斗酒酬,水厄空嘗茶。向來卜幽期,此樂真雋永。行尋野航渡,俯玩云水影。追隨兩玉人,妙語時灌頂。平生訪古意,到此方一騁。所欣俱禿翁,王事廢朝請。且同陶淵明,蓮社對宗炳。晴軒納野色,秋思浩千頃。忽驚梨棗村,身墮白鷗境。飄零愜勝會,老大惜馀景。況當風露辰,病鶴最先警。留連凈名室,坐閱篆香冷。還尋野田歸,草樹斜復整。有酒當再來,悠悠詎能省。
春風推入翳門關,在處青山得借閒。二妙樓空簾草合,七星巖古石苔班。酒逢知己何妨醉,句有豪吟亦破慳。翹首三垣天咫尺,少微光彩動云間。
去歲泛園池,共掇中秋月。今當秋色半,倚棹江天闊。江天池水雨茫茫,水底驪珠一色光。南國仙舟看郭李,西江旅泊嘆參商。江流去去秦淮曲,想像銀蟾搖綠玉。怨入蒹葭夜正長,書稀鴻雁腸難續。蒹葭鴻雁不勝愁,惆悵嫦娥耐九秋。羅綺誰家秦女管,關山幾處庾公樓。高樓急管宜秋興,不及澄江如練凈。鮫室迎潮淚滿綃,湘妃抱瑟妝臨鏡。綃可裁衣鏡可窺,鏡中歲歲換容輝。淩空正憶鴛鸞侶,繞樹還驚烏鵲飛。飛飛烏鵲天邊急,風高露重銅仙泣。商婦何須紅袖彈,遷人自覺青衫濕。江中碎月散流金,坐久凄凄玉露深。袁宏詠史無人聽,枚叔觀濤郁壯心。且按綠琴成苦調,更騎黃鵠覓知音。
太湖西擁大潮山,萬丈青蓮一水環。佛殿高凌銀漢表,禪房多住白云間。散花龍女乘風去,乞食山僧帶雨還。記得攀籮登絕頂,仰探月窟俯塵寰。
一自移根遠谷來,便添清興滿烏臺。羲娥馭日光風轉,青女飛霜絕艷開。每憶瑤琴翻雅調,謾充騷佩慰高懷。同心托契應非淺,細看流年雨露栽。
酌水滌塵襟,臨流思不禁。定心云止水,不定最人心。
滿城風雨五更寒,燈火趍朝夜未闌。年少曾誇華冕貴,老來方覺布衣安。
爭似春愁去復歸?翠荷消得雨聲微。看他掠水燕飛飛。波上花憐人有寄,樽前事與愿多違。柳絲無奈又褰衣。
寶敬齋名莫浪評,操存涵養在躬行。荒寧怠惰功斯墜,惕厲齋莊業乃成。朱子一箴千載重,丹書十字萬金輕。賢哉甥館清修客,仰止能忘西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