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舞歌辭
靈芝華,華洞房。
鳳凰儀,儀九章。
生逢盛世圣祚長。
陛下承基人悅康。
鼓玄瑟,吹鳳簧。
八音翕合而鏘鏘。
坐者忘疲,聽者哀以傷。
且為樂,壽萬年,何用怵惕懷虞殃。
主獻前致辭,賓酬跪奉觴。
命如晨風葉,倏忽聚散允無常。
及時秉燭游,日月不我將。
雞號旦旦,鶴鳴瀼瀼。
諸君慎勿離席而東西,具我粗飯進糝羹。
日團圞,升扶桑,次衡陽。
倒君衣,服君裳。
考鐘擊鼓會明堂。
日之方中朝既昌。
蠻夷率舞,鳥獸攸行。
陛下黃耇,福履無疆。
靈芝華,華洞房。
鳳凰儀,儀九章。
生逢盛世圣祚長。
陛下承基人悅康。
鼓玄瑟,吹鳳簧。
八音翕合而鏘鏘。
坐者忘疲,聽者哀以傷。
且為樂,壽萬年,何用怵惕懷虞殃。
主獻前致辭,賓酬跪奉觴。
命如晨風葉,倏忽聚散允無常。
及時秉燭游,日月不我將。
雞號旦旦,鶴鳴瀼瀼。
諸君慎勿離席而東西,具我粗飯進糝羹。
日團圞,升扶桑,次衡陽。
倒君衣,服君裳。
考鐘擊鼓會明堂。
日之方中朝既昌。
蠻夷率舞,鳥獸攸行。
陛下黃耇,福履無疆。
靈芝綻放,開滿華美的內室;鳳凰來儀,儀態符合九章禮制。生逢盛世,帝王福運綿長;陛下承繼基業,百姓安樂安康。敲擊玄色琴瑟,吹奏鳳凰形笙簧;八音和諧,鳴聲鏗鏘。坐者忘卻疲憊,聽者哀婉神傷。且共歡樂,祈壽萬年,何須戒懼憂患?主人上前致辭,賓客跪奉酒觴。生命如晨風吹葉,聚散倏忽無常。應及時秉燭游樂,時光不會等待。雄雞報曉,白鶴鳴唱;諸君莫要離席,且用粗飯菜羹。太陽圓滿,升起扶桑,次至衡陽。整理君衣,穿好君裳;擊鐘擂鼓會聚明堂。日在中天,朝會盛昌;蠻夷起舞,鳥獸和暢。陛下高壽,福祿無疆。
華:開花,此處指靈芝綻放。
洞房:深邃華麗的內室。
九章:指符合禮制的九種章法或樂章。
圣祚:帝王的福運、國統。
玄瑟:黑色的瑟,古代弦樂器。
鳳簧:鳳凰形的笙,簧為笙中發聲部件。
八音:古代八種樂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的代稱,此處指樂器齊鳴。
怵惕:戒懼、擔憂。
虞殃:憂患、災禍。
晨風葉:比喻生命短暫如晨風吹落的樹葉。
團圞(luán):圓貌,此處指太陽圓滿。
扶桑:傳說中日出之處,代指東方。
黃耇(gǒu):高壽的老人,此處指皇帝年高。
福履:福祿,福分。
槃舞為漢代流行舞蹈,此詩或為宴飲時配合槃舞的歌辭。創作背景當為漢代盛世時期,反映宮廷宴樂的繁榮場景,同時暗含時人對生命短暫的普遍思考,符合漢代詩歌“樂而有思”的特點。
全詩以宴飲歌舞為核心,既描繪盛世歡宴的熱鬧(如“八音翕合而鏘鏘”),又借“命如晨風葉”點出生命無常,勸人及時行樂。融合頌世與哲思,體現漢代詩歌“哀而不傷”的審美特質,是研究漢代宴樂文化的重要文本。
野服每耽幽,東山恣吟眺。煙潭落虛鏡,風澗生弦調。趣愜蒼樹云,心閒碧溪釣。猶疑向蘇門,落日共清嘯。
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恒沙妙法王。是故東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禪床。
瘦沈皤潘莫自匆,花邊有酒且從容。春三二月東風里,鶯百千聲翠柳中。
屏翰雄三輔,川原貫八溪。樹扶雙塔聳,云壓萬峰低。廢苑牛羊集,荒臺鸛鵲啼。鐘聲何處寺,幡影竹林西。
霜風散焦暵,霧日照寒涼。影跡連山白,聲華落木黃。俗情難以澹,幽事不關忙。我覺年逾邁,君吟詩益昌。三見木樨開,香傳好客來。龐公隱能出,杜老句欣陪。市近心終遠,交親語易諧。柯山玉溪水,人道謂何哉。蓬戶為君開,荒園少舊栽。猶存小籬落,不比一軒苔。前月訪彼矣,今朝同此哉。人間花草地,終古歲寒梅。
瞿曇遺下葛藤窠,翻覆看來脫處多。不是兒孫重檢點,古今爭得絕誵訛。
蠟梅當日過蘇黃,名壓西川舊海棠。太息此花終未遇,而余與子漫平章。
寂寂空庭寒料峭。黃花開遍秋光老。朔雁正南飛。東籬剩數枝。玉人妝未竟。漫摘簪云鬢。菊已瘦霜痕。人還瘦幾分。
蘭香流一澗,桑煙染半岑。雨開殘照影,花動小樓陰。蜂晚能喧夢,塵凝不上琴。何時識芳草,眠里定幽尋。
北闕云為堞,東明玉作宮。猗蘭迎曉日,仙掌倚晴空。笙律隨鳴鳳,朝儀趁彩虹。黃麾初入仗,青桂自成叢。冠屨分前后,圖書考異同。商盤如目擊,羲畫自心通。慈燕來三殿,驩謠在九功。長秋傳夜飲,京兆報年豐。奕奕還嘉祐,綿綿想建隆。庶僚何所祝,再拜續維熊。
秦中自古帝王州,裘馬輕肥事勝游。劫后河山多破碎,五陵佳氣已無留。
東風先到海東頭,春興催人獨上樓。最是晚來凝望處,曲堤煙柳似皇州。滇海風多不起沙,汀洲新綠遍天涯。采芳亦有江南意,十里春波遠泛花。古岸新花金碧叢,昆池三百水煙通。梁王閣道青蕪國,漁父帆檣白鳥風。
云漾晴光水漾波,閒中得句景中哦。讀書歲月何常永,啼鳥園林漸覺和。人有奇貧塵事少,詩無險體性情多。盤桓半畝成幽賞,每送黃昏日影過。
謬忝銓衡愧此官,白頭歸老息肩難。思親惟有衰年苦,獨寢無如旅夜寒。鬢為憂民催作雪,心思補過煉成丹。天恩若許陳情去,菽水承歡也自安。
山僧贈衲衣,舊是稻田樣。石床不解眠,夜禮天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