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同費鐘石宗伯再和桂洲扈駕南巡
六飛南下,大河上、多少禎祥云物。紫氣平明浮水面,向晚更穿奎壁。畫舫盤龍,樓船綵鳳,兩岸沙如雪。開頭捩柂,長年也是人杰。
休誇碧漢銀潢,天上人間,一派靈源發。界斷華夷奔大海,島嶼煙波明滅。一曲一千,三門三級,驚起冠中發。圣人康濟,太史大書年月。
六飛南下,大河上、多少禎祥云物。紫氣平明浮水面,向晚更穿奎壁。畫舫盤龍,樓船綵鳳,兩岸沙如雪。開頭捩柂,長年也是人杰。
休誇碧漢銀潢,天上人間,一派靈源發。界斷華夷奔大海,島嶼煙波明滅。一曲一千,三門三級,驚起冠中發。圣人康濟,太史大書年月。
皇帝車駕南下,大河之上,漂浮著多少吉祥的云氣。清晨紫氣在水面浮動,傍晚更穿過奎宿與壁宿。畫舫裝飾著盤龍,樓船如同彩鳳,兩岸沙灘潔白如雪。船工們轉動船舵啟程,這些掌舵人也是人中豪杰。不必夸耀天上銀河,這黃河之水,正是連接天上人間的靈秀之源。它分隔華夏與夷狄,奔流向大海,島嶼在煙波中忽隱忽現。黃河九曲千回,三門險峻層疊,令人驚嘆。圣主安民濟世的功績,史官將大書特書于史冊。
六飛:皇帝的車駕,因天子車駕六馬,故以“六飛”代指。
禎祥:吉祥的征兆。
奎壁:奎宿與壁宿,均為二十八宿之一,此處指天空。
捩柂(liè duò):轉動船舵。
長年:指船工、舵手。
碧漢銀潢:指銀河。
靈源:指黃河,古人視其為孕育文明的靈秀之源。
華夷:華夏與周邊少數民族地區。
三門:指黃河三門峽,以險峻著稱。
康濟:安民濟世。
太史:史官。
此詞創作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時世宗朱厚熜南巡承天府(今湖北鐘祥),作者與費寀(字鐘石,官至禮部尚書)等人隨行。詞中“扈駕南巡”即指此次事件,通過描繪黃河沿岸的祥瑞之景與南巡盛況,記錄了明代帝王出巡的歷史場景。
全詞以帝王南巡為背景,借黃河壯景烘托盛世氣象,既展現了自然山河的雄奇,又頌揚了帝王的治世功績。語言豪放,意境開闊,是明代詠史紀游詞的典型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與文學價值。
垂老長為客,愁心夜雨多。綈袍誰復戀,白石自長歌。薜荔侵荒徑,梧桐冷碧柯。披衣待明發,歸思滿煙蘿。
稻花香里泉聲滑,草露梢頭日影圓。喚起東中十年夢,山陰道上早秋天。
王風哀以思,周道蕩無章。卜洛易隆替,興亂罔不亡。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息肩纏民思,靈鑒集朱光。伊人感代工,聿來扶興王。婉婉幕中畫,輝輝天業昌。鴻門銷薄蝕,垓下隕欃槍。爵仇建蕭宰,定都護儲皇。肇允契幽叟,翻飛指帝鄉。惠心奮千祀,清埃播無疆。神武睦三正,裁成被八荒。明兩燭河陰,慶霄薄汾陽。鑾旌歷頹寢,飾像薦嘉嘗。圣心豈徒甄,惟德在無忘。逝者如可作,揆子慕周行。濟注屬車士,粲粲翰墨場。瞽夫違盛觀,竦踴企一方。四達雖平直,蹇步愧無良。餐和忘微遠,延首詠太康。
滇水津邊駐客航,帽峰亭上詢虞皇。生來不及江山幸,猶帶重華翠輦香。
巍巍猶是敕書樓,朱邸移來歷幾秋。黃鵠不將仙客至,白云空為楚王留。三年士苦長沙戰,萬里人含落日愁。芳草莫重悲賦客,江邊鸚鵡已無洲。
生涯萬卷書,何似營農圃。散帙向晴檐,中有諸花譜。
石榴花發廟門扃,偶讀殘碑識廟名。香火可能留漢祖,江山依舊是彭城。百年老興還雙履,千古爭棋亦幾枰。坐我槐陰新沐罷,涼風淡淡葛衣輕。
虎頭猿臂捷如飛,三陷胡兵三突圍。冒雪夜馳沙磧外,長纓親系左賢歸。
藝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筆端具天人,難以茫昧擬。致道古仙都,山水麗清美。雷宮設像畫,種種盡其技。畫得宋名手,善造天神鬼。淳古出遒逸,意態得深旨。左壁挾風云,沙礫卷空起。有神操火具,怒目流獰視。當其焰所及,妖窟蕩無址。右壁已淋落,云氣來纚纚。似聞轟雷車,不及掩其耳。南壁云驂驔,霆旌建旗鼓。有神被介胄,軀偉髯奮紫。執殳見真宰,如以職備使。北壁當晦冥,相去不辨咫。有神手天瓢,九龍運其水。勢欲翻九河,雷伯鼓未已。社神走闐闐,恐懼違詈棰。白旆揚云表,奉令察臧否。靈祠本清肅,長夏顙無泚。入門見壁畫,鮮不生戰葸。假令革其頑,像教良有以。邑史有朱生,運筆妙莫齒。吮豪追其蹤,三嘆遜前軌。道玄貌冥獄,施帛日云委。惟以神妙故,歸命雜悲喜。歲月如水流,藝學日零圯。君看郭恕先,畫妙托仙死。
皎月出高天,團團照靈祠。中有一片心,晦朔長不虧。秉介在韶年,抗節矢幽閨。寧希世人是,況乃論情私。臨當就羽化,金剪裁綠絲。芙蓉秀朝日,根不棄涂泥。過客盡回車,而我思夷齊。何必沾殷粟,然后首陽薇。智者快其仁,愚者惜其饑。焉知非沖舉,千載復來儀。
清晨謁帝大明宮,拜賜歸來夜過中。一夢十年身老矣,山城風月作過從。沽酒壚邊人若市,算商亭下浪連天。張君官況今如此,豈有工夫作醉眠。江邊燈火似秋螢,哀怨山歌不可聽。自怪今春牢落甚,禪房止酒讀黃庭。
閬苑逍遙舊有聲,春風拂馬古端城。七星景落巖前耀,五色云凝足下生。談笑當筵鷗鷺狎,文章動筆鬼神驚。他年駐節重逢日,莫惜琴尊訪舊盟。
帝德含弘在至仁,乾坤萬物總皆春。天池浩浩嬉魚鳥,御苑蹌蹌集鳳麟。
高士愛居震,辟軒恒在東。曉天才杲杲,旭日已曈曈。庭草自交翠,檻花相映紅。焚香讀周易,幽意托羲農。
廟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盤礴萬古胸,入此一藤杖。擊去荊舒蠻,扶來司馬相。君看熊虎顏,百獸不敢傍。東坡謫嶺南,一笑六根凈。食骨不棄馀,又使群狗競。手中果何物,乃是照邪鏡。爾曹何足容,以杖叩其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