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庸游甘露有感次仲賢韻二首
故人同我去,清旦杖崇岡。寒日無留照,驚鴻有斷行。
聊將一日款,少洗十年忙。衰病不相棄,我廬今未荒。
縱談四壁靜,宴坐一鈴鳴。老火漸消晝,寒窗忽報晴。
凄涼魯兩士,赫奕漢三明。俱作南柯夢,令人骨亦驚。
故人同我去,清旦杖崇岡。寒日無留照,驚鴻有斷行。
聊將一日款,少洗十年忙。衰病不相棄,我廬今未荒。
縱談四壁靜,宴坐一鈴鳴。老火漸消晝,寒窗忽報晴。
凄涼魯兩士,赫奕漢三明。俱作南柯夢,令人骨亦驚。
老朋友和我一同前往,清晨拄杖登上高岡。寒冷的太陽沒有長久照耀,受驚的大雁排成斷行。暫且享受這一日的閑適,稍稍洗去十年的奔忙。即便我衰老多病也不被嫌棄,我的居所如今還未荒蕪。暢快交談時四周寂靜,靜坐時一聲鈴響傳來。暑氣漸漸消退白晝變短,寒冷的窗邊忽然傳來天晴的消息。想起凄涼的魯國兩位賢士,顯赫的漢朝三位名將。他們都如南柯一夢,讓人骨頭也為之驚顫。
崇岡:高岡。
斷行:指大雁飛行時隊伍斷開。
款:閑適。
老火:指暑氣。
魯兩士:可能指魯國的兩位賢士,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
漢三明:指漢朝三位著名將領,一般指段颎、皇甫規、張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某個階段,經歷了多年的忙碌與滄桑,在與老友同游甘露時,觸發了對人生的感慨。當時社會或許有一定的變遷,詩人借古喻今,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如夢,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古今對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思考。
幾見明月滿,猶嗟行路難。時平恥無用,身賤敢偷安。天地山河闊,風沙道路寒。旅人元有淚,不必雍門彈。
嵩峰欲賦客徘徊,野菊馀花石上開。何處青山不秋色,白云有意傍人來。
咸淳更號,立見升平。兩朝圣化,四海歡聲。乳竇家貧開宴,用度非輕。錦云山瀑帽,珠雪瀑懸纓。步步寒花翠結,關關幽鳥琴清。排當不知因底事,大眾萬福,慶賀元正。
我航浙西三四五,每過雙臺淚如雨。三公不作歸釣磯,時人血面爭絲縷。危石棲云禽野語,蒼林古瓦瞻祠宇。同舟名利急須臾,我往拜之剛不與。籜兮籜兮風吹汝,天星易搖足勿舉。千載羊裘有敝時,人言黃犬皮當補。諸公奕奕誰賓主?名教有功聯斝俎。惜不相逢建武功,短蓑獨速漁樵侶。喜君沈敏資好古,初分講席良得所。履聲絕少況馬嘶,早筍晚菘聊復煮。伐木丁丁聽腰斧,水色山光更媚嫵。當年餌下有殘鱗,珍珠化作驪龍吐。百里時歸彩衣舞,猶載行書壓鳴櫓。一勤贈子莫多言,買菜有譏君記取。
小窗隔。塵滿茜紗怨蜥。閑庭外疏星耿涼,數點悽花忍重摘,玉笙和恨炙。遮莫瑤情減卻,如今不思伊怎休,幾個黃昏沒將息。依稀小眉碧。記坐近蘭缸,清話難得。濺香霜柚勞親擘。更繡被烘罷,貍奴去后,偎人淺笑自脈脈,這歡悰都擲。岑寂。伴愁客。剩嵌影單彄,尋夢雙屐。簾鉤顫處斜風入,誤環佩歸也,回身猶覓。酒醒燭柂,淚暗揾,袖已濕。
金鳳釵分,玉京人去,秋瀟灑。晚來閑暇,針線收拾罷。
草舍隆中一幅巾,閉門三致漢將軍。紛紛自獻知何有,終遣斯人了鼎分。
虛窗凈幾坐劬書,姑射仙人伴我癯。誰笑月明家四壁,案頭猶自有珊瑚。
西江寸水少波濤,令尹傳聞得俊髦。百里可能淹驥足,三年漫爾試牛刀。文昌閣下琴書靜,華蓋峰前雨露高。底事橋門重分手,催科撫字要心勞。
入夏草木長,林壑迥幽雅。云際川光浮,石罅巖溜瀉。誰當三伏中,高會江亭下。倚席和棹歌,縱目極平野。鷗波浩蕩間,羨彼舟游者。臨淵空有言,結網人何者。
小徑迂行客,危樓舍酒星。河分洸水碧,天倚嶧山青。昭代空文藻,斯人竟斷萍。登臨無賀老,誰與共忘形。
晨起儀臺立,煙青望眼迷。草低鷹側目,車逼馬回蹄。風勁弓弦直,泥融柱礎低。蚊蠅深斂跡,麈尾不須攜。
百二十日夏,今朝始發頭。飯抄云子白,羹煮菜香浮。未問寒山子,先看水牯牛。山前千頃地,信腳踏翻休。
一到嵩山感故情,巍然碑石見題名。當時若賦陽春調,獨立中原和楚聲。
塵埋鳳靴,香銷翠窩。柳花庭院風多。正猧兒睡那。芳華半蹉。心期半訛。丁寧燕子尋他,清明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