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亭
一亭危構接云煙,
亭罷基存境宛然。
重賦新詩留故事,
清風從此更誰邊。
一亭危構接云煙,
亭罷基存境宛然。
重賦新詩留故事,
清風從此更誰邊。
一座亭子高高地構建起來,仿佛與云煙相接,亭子雖已不存在,但地基還在,周圍的景象依舊如往昔。我重新創作新詩來留存這段往事,這清風今后又會陪伴在誰的身旁呢?
危構:高聳的建筑,這里指亭子建造得很高。
宛然:仿佛、依舊的樣子。
故事:舊事,這里指與亭子相關的過往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看到一座亭子雖已毀壞但地基猶存的景象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游覽過程中,面對歷史遺跡,引發了對過往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歷史文化的珍視。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敏銳感知。
暫將蹤跡寓京畿,海鶴江云處處飛。老托孤藤隨作伴,貧收碎帛破成衣。吟邊燈影同清夜,別后鐘聲隔翠微。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緣參謁叩禪扉。
問路越溪旁,正值桃花好。溪上桃花墮水紅,紅到天涯老。我正住天涯,拾此紅枯槁。拾此紅枯寄故人,趁著秋風小。
妙哉揭陽君,文起八代衰。平生誦公文,手自不停披。只今老眼暗,刮膜無金篦。天臺有巨刻,君其為致之。
西方千騎至朝宗,使者銜恩下九重。握手白云生鉅鹿,離心落日滿盧龍。青春上苑還堪醉,我輩中原未可逢。雄劍有神君自愛,莫令風雨暗芙蓉。
年年榮近六龍車,共拂紅云被日華。一自山中杜門后,幾回清夢到天家。
草際芙蕖零落,水邊楊柳攲斜。日暮炊煙孤起,不知魚網誰家。
絕壑開闌檻,遙峰展畫圖。雪翻僧供缽,云繞佛香爐。接板橋橫澗,連筒水入廚。杖藜行藥去,九節得菖蒲。
行盡千山又萬山,山真何好子能然。青烏縱妙儂曾問,著眼煙云也自賢。
平生尚友心,每欲盡今古。子來適我愿,一笑與之語。林深夜闌坐,片月落襟屨。雖無滿壺酒,足洗千劫慮。明年訪廬阜,子肯從我去。西風雖無情,落葉不自惜。山□每高興,況有遠來客。起行西窗外,覓句了不得。共看天上云,纖纖薄而白。
昨夜江門詠月歸,今朝又領衡山詩。千仞岡頭一振衣,乃見廬岡點化機。
胡雁乘朔風,矯矯厲羽翼。江南稻粱地,異彼陰山北。所憂弋者篡,繒繳在尋尺。奈何隨陽侶,自剪排風翮。豈知經羅網,復懼膏鼎鬲。本不飛冥冥,于今悔何益。
金沙西涘白云東,鶴發蕭然兩壽翁。月旦并高諸子論,衣冠相望古人風。雪中松柏寒逾勁,露下芙蓉晚更紅。一曲長生何日聽,詩成翹首向飛鴻。
道出村之南,近見玄園樹。園樹已扶疏,高蔭釣游處。入門寂寂春,一庭寒食雨。家人喜相視,登堂告慈母。慈母已白頭,游子亦憔悴。摘菜具盤餐,燭光照情語。國難日以深,亂離撐肺腑。何事忽相觸,慘淡羌村句。
非我頻相過,知君日日閑。家貧能愛客,官冷好游山。待月時同出,看梅昨共還。斜陽照深巷,又見竹門關。
樹煙花霧繞堤沙,樓閣朦朧一半遮。三竺鐘聲催落月,六橋柳色帶棲鴉。綠窗睡覺聞啼鳥,綺閣妝殘喚賣花。遙望酒旗何處是,炊煙起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