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龍山
云龍山頭石皚皚,
遙接孤城戲馬臺。
春風一盞有何限,
不見黃河天際來。
云龍山頭石皚皚,
遙接孤城戲馬臺。
春風一盞有何限,
不見黃河天際來。
云龍山的山頭堆滿了皚皚的石頭,遠遠地連接著那孤獨的城池和戲馬臺。在春風中飲下一盞酒,心中感慨無限,卻不見黃河從天際奔騰而來。
皚皚:形容石頭潔白、堆積的樣子。
戲馬臺:徐州的一處古跡,相傳為項羽所筑,用來觀看戲馬。
一盞:指一杯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徐州歷史悠久,云龍山和戲馬臺都是當地著名古跡。詩人可能在游覽云龍山時,看到眼前的景象,聯想到徐州的歷史變遷,結合自己的心境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發對歷史和自然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古跡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思考。
中原日月九夷知,不用禽胡釁鼓旗。更向天階舞干羽,降書剩破一年遲。
斜舞雙鸞照月華。明妝初試五銖紗。雪膚冰骨似梨花。便說離愁消酒困,不禁春夢醉流霞。玉闌風定綠楊斜。
手抱琵琶出玉關,邊城從此戰車閒。將軍十萬橫磨劍,不及佳人一破顏。
因卿廢人日,已歷廿馀春。畫恐容顏改,香教夢寐真。毛姜應是汝,玉女本非人。峰下歡如昨,回思淚滿巾。
山家日翠微,澹蕩挹清暉。溪水繞門綠,巖云當戶飛。夕陽啼鳥盡,細雨落花稀。遲暮何知客,逢歡便作歸。
流光向老惜芳菲,搔首悲歌心事違。綠野染成延晝永,辭紅吹盡放春歸。荊榛廢苑人閒牧,風雨空城烏夜飛。斷送一番桃李盡,可憐桑柘有光輝。日烘煙柳軟于絲,桃李成塵綠滿枝。芳草有情隨處好,落花無賴信風吹。關心傷感知何處,過眼芳菲能幾時。一病春來妨痛飲,遣愁惟有強裁詩。
再世懸弧添麗藻,九重賜果助新歡。昴精遙應中臺位,德聚俄占太史官。手和酒醴情偏渥,天與麒麟福最完。英物不須啼自識,高門只在帝京看。
松下時調鶴,溪邊日釣魚。孤山林處士,封禪總無書。
吟倚書樓對夕陽,霜株拂檻未全黃。已經重九遲秋節,猶自葳蕤逗晚香。商舸近橋人語亂,女墻如帶柝聲長。花神九字君家是,冬去春來放未央。
瘦損昭陽鏡里春,漢家公主奉烏孫。淚痕滴盡穹廬月,誰道神香解返?。絕纓人醉燭花殘,主意方濃未厭歡。十五瓊兒梳洗薄,琵琶才許近簾彈。生憎施粉與施朱,換骨玄都亦自姝。疏影冷香題不到,夢驚煙雨暗西湖。趙郎愛香人不知,羅浮山下有佳期。春寒徹骨角聲起,才記參橫月墮時。君王鳳駕九龍池,后輦傳呼召雪兒。狼藉玉臺銀燭暗,丁香小麝印宮眉。鐘鼓沈沈度苑墻,玉繩初直殿東廂。荀妃早發雞鳴埭,殘月微分燭下妝。衡州何處問花光,抹月批風只欠香。安得江南斷腸句,為題風雨浣啼妝。高髻長蛾滿漢宮,君王圖玉按春風。龍沙萬里王家女,不著黃金買畫工。古絹誰藏謝女真,天寒翠袖一招魂。江山嫁盡風流夢,雪滿冰溪月掛村。妙畫工意不工俗,老子見畫只尋香。未應涂抹相欺得,政自不為時世妝。
十八灘前古廟頭,金飆薦爽正颼颼。洞門云散暮天闊,千里月明山更幽。
三春別帝鄉,五月度羊腸。本畏車輪折,翻嗟馬骨傷。驚風起朔雁,落照盡胡桑。關山定何許,徒御慘悲涼。
散誕春耕馀,牧兒亦有樂。常以蓑笠隨,為防風雨作。
獨坐翠微中,遙遙聞暮鐘。此時洞口月,正照溪邊松。鶴唳答清嘯,花蹊持短筇。終當謝塵鞅,買斷云邊峰。
邊城無隙地,孤島有僧居。急槳過蠻叟,呼船問市魚。輕風醒宿酒,伏枕看殘書。斷我登臨興,重云嶂碧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