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曲二首 其一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文才武略有家規,懿行鄉閭雅見推。
乘障詎能申遠業,偃戈良喜遇清時。
風吹秀菊籬邊發,雨落黃榆塞下悲。
白首情懷何以慰,從軍早寄仲宣詩。
昨日梅開飲公酒,今朝梅謝念公詩。
眼前光景急如水,案上簿書棼若絲。
且試輟忙來此地,可憐遺恨滿殘枝。
西園想已成青實,敢問調羹去幾時。
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
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葉紛紛。
此愁萬斛誰量得,直為重拈庾信文。
身隨群動各東西,別日常多見面稀。
老去心情如水淡,暫同樽酒惜花飛。
仲容任達常知退,公子成名莫忘歸。
共說無生閑過日,也勝塵土弊朝衣。
先人有敝廬,涪水之東邊。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
是時五六月,赤日烘遙天。山川盡燥燥,草木皆焦燃。
塵襟既暫解,勝境乃獨專。高林抱深麓,清蔭密石綿。
層巖敞戶外,淺瀨流窗前。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穩處只屢遷。忽時乘高風,遠望立云煙。
野興極浩蕩,俗慮無一緣。氣爽神自樂,世故便可捐。
卻憶為吏時,荷重常滿肩。幾案堆簿書,區處忘食眠。
冠帶坐大暑,顙汗常涓涓。每懼落深責,取適敢自便。
安閑獲在茲,怳若夢游仙。行將佩守符,復爾趨洋川。
山中豈不戀,事有勢外牽。尚子愿未畢,安能賦歸田。
曲棧繞斜谷,鉤欄天際分。
吟鞭搖嶺月,倦枕拂溪云。
好景不關俗,新詩皆屬君。
西南有歸客,一一幸相聞。
大策安宗社,高文著廟堂。
從容造辟議,感激薦賢章。
貂冕崇廞服,鑾輿俯奠觴。
哀榮豈無有,公德倍輝光。
雙楠高聳綠氤氳,密葉長柯蔭四鄰。
佛現寶幢經幾劫,天開云帳待何人。
護持必有諸賢圣,觸犯寧無惡鬼神。
付囑寺僧常灑掃,莫令向下有纖塵。
濕云堆空泄淫雨,日與三嵎氣相軋。春陽沈伏不得動,萬木屈蘗草藏茁。叢岡復嶺誰敢度,旦暮寒雞叫泥滑。
少訥胡為犯此苦,特念我困來省察。延之累日對佳話,如侍大饗聽椌楬。彥瞻弟兄別已久,使我心胸昏莫刮。
天將少訥愈我病,次第為取蹊茅拔。長編巨軸寫治亂,筆墨揮灑何橫猾。詞章直如子長健,辯論不比仲連黠。
我慚無琴類師曠,鶴誤銜珠投二八。酌泉煮蔬共家饌,敢用俗禮費烹殺。
少訥忽爾道其去,歸轅在途不可揠。此懷作惡定數日,憒憒已覺漸磨戛。
欲留少訥意無盡,更為逡巡柅西轄。
朱華盛發穿疏竹,寒枿齊枯遍野磯。
大雪蔽天方亂下,眾禽爭地各相依。
非公好事誰能得,此畫如今自已稀。
試待晴明掛軒壁,定開群眼一時飛。
夏雨渴久矣,秋苗憂槁然。
至誠通祝版,靈貺逐香煙。
桐祓應無訟,囷倉定有年。
曹公三大堰,一夜滿民田。
行年八十幸安強,半在空門半醉鄉。
能保其身歸我里,閔勞以事荷吾皇。
題詩遠寄幽棲地,開卷猶聞燕寢香。
待得公來花未落,出游方駕酒同觴。
危閣覆高林,晚步聊徙倚。
東南兩峰斷,空闊見萬里。
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煙里。
忽暗識歸云,乍明知積水。
風從半天下,月向平地起。
夜久殊未還,峨冠露盈幾。
雙雙紋羽弄清漪,全得天真似爾稀。
萬頃滄波供口腹,一梁寒日曬毛衣。
雨歸別島嘔唲語,風度前灘翕呷飛。
好向中流最深處,等閑休要上漁磯。
十月凍墻隈,英英見早梅。
應從九地底,先領一陽來。
紫膜紛紛脫,黃膚迤迤開。
得風渾自變,與雪欲成堆。
細暈輕檀口,濃粧膩粉腮。
月娥身解寫,青女手能裁。
冷艷浮冰沼,清香落玉杯。
只憂融乳酪,不惜露瓊瑰。
避妒情堪重,禁寒術可猜。
有誰憐寂寞,盡日獨徘徊。
共語誠無計,將題恥不才。
東鄰夜夜客,莫放笛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