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
伊昔東陵侯,浮沈在青門。種瓜皆五色,不肯負亡秦。
故侯何足道,羞與世間群;及為文終客,教以報功勛。
似得黃老術,知亡亦知存。存亡會有時,出處要有期;
借問五色瓜,何如三秀芝?
伊昔東陵侯,浮沈在青門。種瓜皆五色,不肯負亡秦。
故侯何足道,羞與世間群;及為文終客,教以報功勛。
似得黃老術,知亡亦知存。存亡會有時,出處要有期;
借問五色瓜,何如三秀芝?
從前的東陵侯,在青門經歷沉浮。他種出的瓜都是五色的,不肯辜負已滅亡的秦朝。那東陵侯何足掛齒,羞于與世間人同流;后來成為蕭何的門客,教導人如何建立功勛。似乎掌握了黃老之術,既知道滅亡也明白生存之道。存亡自有定數,出仕和隱退都應有時機;試問那五色瓜,怎能和三秀芝相比呢?
伊昔:從前。
東陵侯:秦代人,秦亡后在長安青門外種瓜。
浮沈:即浮沉,指人生境遇的起落。
青門:漢長安東南門。
五色瓜:傳說東陵侯種的瓜有五色。
故侯:指東陵侯。
文終:指蕭何,謚號文終侯。
黃老術:黃帝和老子的道家思想。
三秀芝:靈芝一年開花三次,稱三秀芝,古人視為瑞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詩人可能是在感慨歷史興亡和人生的出處進退。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人們對名利的追逐和對人生選擇的迷茫,詩人借東陵侯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以懷古為主題,通過東陵侯的事跡,探討了人生的出處和價值。詩中既有對歷史人物的肯定,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體現了詩人對高潔品質和正確人生態度的追求,在同類懷古詩中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塞漠烽煙靖,升平樂事多。
那堪霈下驛,已作逝川波。
皇運應中阻,天心竟若何。
向來供奉處,猶想屬車過。
池水澄輝散曉煙,定無墨色使名傳。幾螺付與能詩客,免更書空重惘然。
寸寸曉松計已迂,更憐百步扇垂珠。幾年費盡坐曹手,千卷書生又卻無。
今代文章伯,長哦氣吐虹。
揮犀聞妙論,許國見深衷。
美價方稀古,離騷繼雅風。
慇勤一雙眼,看到火城紅。
覓得溫柔在帝鄉,嬌花容易萎嚴霜。豐臺自此游人絕,芍藥將開盡斷腸。
云髻峨峨似洛神,都人爭學百環新。憑他學盡新妝巧,不是才郎收淚人。
長夏陰涼曙色分,山關南去傍橫汾。
津臨雀鼠常疑雨,岳近蛟龍半作云。
京國衣冠猶繞夢,天涯昆弟惜離群。
息肩早慰高堂望,北顧音書幾日聞。
十桂勝如五柳,九秋賽過三春。
蓬蓬金粟吐奇芬。自有天然風韻。
休羨一枝高折,盡教十里遙聞。
尊前若有似花人。乞與些兒插鬢。
瓊林何不積緡錢,物自低昂人自便。
我與徐公籌到此,朱提山竭亦無權。
胸背斕斑直到腰,
爭誇錯錦勝鮫綃。
冰肌玉腕都文遍,
只有雙蛾不解描。
玄同塔下千株杏,
新賜王孫作墓田。
蹇驢不前花礙帽,
可憐古隧沉荒煙。
銀屏碧鎖空云叆。金緋絢彩。
豫州賭勝擲紅幺,試比青蚨幾倍。
纖手折來相對。五銖堪愛。
秋光也自到貧家,一線斜陽難賣。
舟行淹宿雨,稍霽汎通川。深霧群山沒,長天曠野連。桃開榆葉小,麥秀菜花鮮。漸喜升平象,高飛見紙鳶。
澤國何迢遞,春深興轉幽。田疇低水岸,村舍傍河流。纜拂花枝裊,帆將樹影稠。何年來此地,長日駕扁舟。
晚來風勢歇,又見日臨曛。遠岫留霞彩,疏星耿薄云。波流璧月動,舟過鏡天分。何處危樓上,歌聲靜夜聞。
寂寞空江上,漁舟起暮煙。明湖天際闊,落日霧中圓。宿鷺毛衣潔,歸鴉羽翼聯。故山千里隔,悵望一悽然。
天風收宿霧,霽景曉澄明。青喜晴空出,紅看旭日生。游魚翻浪短,乳燕掠泥輕。袞袞春還半,應慚隱遁名。
今宵天上月,應照故鄉春。桂影生圓魄,蟾光隱半輪。盈虧知有定,離別最相親。萬里清輝遍,偏驚旅泊人。
重到昔游地,茫然惑去途。高原深蔓草,沃野浸平湖。水闊蛟虬橫,山空鳥雀呼。凄涼今古意,落日片帆孤。
京華行漸近,喜色上愁顏。風定舟初穩,天清水自閒。披衣當暖日,散發對青山。去去知何日,游人重此還。
盼到月輪圓,夜夜期三五。
誰信清光欲滿時,偏被纖云妒。
七十二鴛鴦,交頸花閒住。
誰信成雙作對飛,剩遣孤鸞舞。
淡淡春云氣漸和,今朝結伴過城阿。
小車共坐張平子,大第還經馬伏波。
路轉旗亭思畫壁,雪埋官舫欲平河。
歸途恰遇同年友,抖擻寒花倒叵羅。
乾坤倦游行將歸,損山容益水光肥。
片云帆側不能影,木葉天際知己飛。
游子去妻百交感,戰伐漁樵雙息機。
驅除姝暖返肅爽,禁愁為惜素心違。
涌金門外盡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
六月國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