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三十二首 其十五
無邊不動虛空體
不拒陰陽去復來
誰道一雙窮相手
未嘗容易舞三臺
無邊不動虛空體
不拒陰陽去復來
誰道一雙窮相手
未嘗容易舞三臺
無邊無際、恒定不動的虛空本體,不拒絕陰陽二氣的往復流轉。誰說這一雙看似困窘的手,未曾輕易舞動三臺星象。
虛空體:佛教術語,指虛空的本體,無生無滅、遍滿一切處,常喻指佛性或法性。
陰陽:此處指自然界的兩種對立統一的基本力量,代表萬物的消長變化。
窮相手:表面看似困窘、平凡的手,或喻指未顯神通的凡夫之手。
三臺:星官名,屬紫微垣,共六星分上、中、下三臺,古代象征三公之位,此處或喻指宇宙運行的樞機。
此詩為禪宗偈頌,創作于宋代禪宗興盛時期。偈頌多為僧人悟禪或開示所用,此詩或為作者(可能為禪宗僧侶)在禪修中體悟佛性與萬物關系后所作,旨在以詩喻理,闡釋‘體用不二’的禪法核心。
全詩圍繞‘虛空本體’與‘陰陽變化’的關系展開,通過‘手舞三臺’的意象,揭示佛性如虛空般恒靜卻能應萬物變化的禪理,語言簡練而哲理深邃,是禪宗以詩說禪的典型之作。
郊坰數椽屋,兄弟隱相依。誰鼓滄江棹,來尋白阪扉。水香蘋葉長,村冷杏花稀。自喜能留客,開軒有翠微。
廢井生新草,荒村失舊鄰。獨行迷遠道,相見益酸辛。逐戍馀千里,還家止一身。終然未可住,投杖颯沾巾。
閥閱元高世,功名自發身。堂堂揖真相,矯矯出稠人。許國心先定,輕財物自親。傳經比韋氏,世世得良臣。耆年時一二,新第闕西南。好客心終在,忘懷日縱談。規模人共記,風味我猶諳。誰是羊曇首,回車意不堪。師曠聞弦日,相如作賦年。雖慚眾人后,貪值主文賢。北道初聞召,南江正遠遷。平生闕親近,遺恨屬新阡。
平沙漠漠草如茵,只見綿羊不見人。北海不知羝乳否,白頭蘇武欲歸秦。
邊庭烽火驚,插羽夜徵兵。少昊騰金氣,文昌動將星。長驅鞮汗北,直指夫人城。絕漠三秋暮,窮陰萬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斷雁聲。連旗下鹿塞,疊鼓向龍庭。妖云墜虜陣,暈月繞胡營。左賢皆頓顙,單于已系纓。紲馬登玄闕,鉤鯤臨北溟。當知霍驃騎,高第起西京。
階前寒雨壓燈花,此時望遠天無涯。一掬愁情化江水,龍宮夜靜魚吹沙。關山不聞刀尺聲,機頭流黃空月華。北風吹人霜草折,閨人愁絕空林鴉。妾心滿照君懷處,中途恐被浮云遮。日月在天水在地,此情此語還相記。拔心卷施當告誰,愿君分明鑒此意。懷中半鏡老青娥,妾羞錦字緘紅淚。
再疏殷勤瀝悃誠,九重恩許促歸程。豈緣蒲柳先秋慮,欲盡庭闈愛日情。天闊謾疑飛鳥倦,月明偏照去舟輕。難忘最是滁西澗,猶記黃鸝三兩聲。
勸君莫望楚云飛,一片云飛兩淚垂。去歲尚傳鴻雁信,今年空念鹡鸰詩。大刀折處心尤苦,半臂添來體更羸。鼓笛謾將廳事聒,誰知里面有人悲。
搔首空齋夜寂寥,流螢落葉冷蕭蕭。河橋此夕悲離合,云雨誰家自暮朝。粵客思歸聞搗練,秦城懷古憶吹簫。銀河倒瀉南溟近,欲借仙槎到海潮。
出游至西原,攜友時散步。頹然見荒丘,云是將軍墓。翁仲漫弗存,豐碑無尋處。芻牧來牛羊,孔穴走狐兔。生前位將軍,葬自崇制度。而此殊草草,竊疑傳聞誤。友人顧而嘻,嗤我實膠固。今人際升平,得備飾終具。元黃龍戰時,原隰裒誰顧?矧彼武勇人,馬革夙所慕。碧血灑戰場,暴骸心何懼?家國同銷亡,紀載闕竹素。僅余故遺民,姓名相傳付。偶來田壟間,憑吊斜陽暮。軼事幾流連,低徊不忍去。直道存人心,非事逐好惡。禮失尚野求,口碑即掌故。不見各生祠,勒石遍道路。里老昧莫知,幾為甘棠樹。
幽人一床書,不肯睨侯伯。領會有真樂,未厭四立壁。平日太玄經,看人五鹿客。今代元紫芝,獨未覘顏色。向來縈清夢,倏喜得親炙。一洗衰俗恥,滿腹志愿畢。
春。向晚汀洲采白蘋。風欲起,愁殺渡江人。
小院傍崖暑氣融,披襟獨自挹清風。忽然坐睡瞢騰去,不覺殘書落手中。廓西影瀉月華殘,城角玎玎漏滴闌。夜氣猶存深猛省,半生心事付長嘆。
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門稀車馬跡,林隱木魚聲。行道石猶古,轉經窗自明。寒云常借榻,戶口有柴荊。
皇風振休藻,夫子播清芬。興洽山水際,心將賈宋群。市朝思大隱,封域藉高文。講幄虛懷切,諸生待問頻。古稱兼善義,眾擬上公勛。莫學桐江叟,終身遠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