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鳳翔舍弟 其一
早悟出處際,同歸羈旅間。
從軍差復樂,捧檄莫思還。
百仞磻溪水,千巖大白山。
異時曾想見,乘興輒躋攀。
早悟出處際,同歸羈旅間。
從軍差復樂,捧檄莫思還。
百仞磻溪水,千巖大白山。
異時曾想見,乘興輒躋攀。
早早領悟了出仕與隱居的道理,一同陷入羈旅漂泊之中。從軍倒也還算快樂,捧著官檄就不要想著回家。那百仞深的磻溪水,千巖競秀的大白山。過去曾想象過它們的樣子,興致一來就會攀登游覽。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
羈旅:指客居他鄉。
差:比較、尚。
捧檄:指為官。
磻溪:相傳是姜太公垂釣之處。
躋攀:攀登。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的弟弟在鳳翔從軍,詩人可能因自身和弟弟都處于羈旅漂泊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弟弟的情感和態度。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舍弟從軍的態度和自身情感。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自然意象增添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對生活的感悟。
短夢殘妝慘別魂,白頭詞苦怨文園。
誰容五馬傳心曲,祗許雙鸞見淚痕。
易變肯隨南地橘,忘憂虛對北堂萱。
回文信斷衣香歇,猶憶章臺走畫轅。
罏銷香篆靄余芬,晏坐氍毹日易曛。
虎圈微涼生夕籟,鶴天新霽見歸云。
通中夢穩春寒薄,肅唱聲沈夜漏分。
誤濯塵纓成底事,巖阿千古有移文。
帝選循良撫遠民,由來百里應星辰。
征車蜀道聞猿苦,祖帳西郊落葉頻。
莫為割雞輕邑宰,應須叱馭効忠臣。
錦城自古繁華地,好與風光作主人。
翠幄飄香映綺襦,鈿盤清曉露成珠。
休啼為近鮫人室,欲笑誰投玉女壺。
云氣乍回巫峽夢,水嬉猶記曲池圖。
金花卻薦何人步,枉遣凌波襪縷濡。
風波名路壯心殘,三逕荒涼未得還。
病起東陽衣帶緩,愁多騎省髩毛斑。
五年書命塵西閣,千古移文愧北山。
獨憶瓊枝苦霜霰,清罇歲晏強酡顏。
仁里古湘川,頒條命雋賢。
腰垂丈二組,身下九重天。
山水登臨思,庭闈喜懼年。
官曹郎位宿,衣袂御爐煙。
記事成新史,賡歌有雅篇。
為貪驅弩矢,不從泛樓船。
治道山陰卒,離群藏室仙。
衡陽無過鴈,尺素若為傳。
鴻都歸晚直城賖,墻外連營咽暮笳。
玉井梧傾猶待鳳,金塘柳密更藏鴉。
心搖云闕傳疏漏,目斷星津過迥槎。
已是秋來移帶眼,可堪玄髩有霜華。
寢邱遺業廢多年,衣祴空藏命說篇。
北闕上書陳祖德,上林結社會時賢。
風塵不肯留京邑,龍象重歸啟梵筵。
聞有道安雖未識,定應談論已彌天。
桂林陽朔溪山秀,莫嘆迢迢五嶺南。
百里字人須敏政,千金酌水更懲貪。
鳴榔下瀨潮程遠,曵彩升堂壽?酣。
遠地民淳無牒訴,縣齋終日好清談。
非煙蔥蔚蒼龍闕,紫府深沉大帝居。
群玉中天開策府,神龜溫洛薦圖書。
珠宮岑寂經行處,金簡熒煌拭目初。
曾是先朝受恩者,因探禹穴涕漣如。
病起春城暮,行心暗結愁。
全吳無舊業,半世祇羈游。
島霧沈晴樹,汀煙入夜舟。
故人應老大,佐幕久淹流。
芳蘭滋九畹,蕭蒿亦旁植。威鳳翔丹山,鴟梟猶接翼。
雅琴歌南風,蛙鳴不容息。驪珠媚清川,魚目光激射。
薫蕕豈同器,云壤自懸隔。咄咄來逼人,薨薨止于棘。
發跡由屠沽,操心希桀跖。天形固殘毀,吏曹嘗擯斥。
狠羊遠刀杌,黠馬委銜策。心同溪壑險,惡比邱山積。
天聽本聰明,神道尤正直。當用御魑魅,豈令為鬼蜮。
舂喉魯陽戈,鉤頸子云戟。肉委餓虎蹊,尸投窮髪北。
饑鷹礪吻啄,猰貐磨牙食。魂氣縶酆都,膏血涂荒磧。
去草絕本根,決疽恣針石。所居必污潴,遺種盡刳剔。
渠魁已殱殄,非類彌怵惕。稂莠既芟夷,善苗漸滋殖。
君子益知命,視履如平昔。小人競革音,滅身在漏刻。
堯民率可封,湯網從此釋。永躋仁壽期,共造華胥域。
積水深無際,神龍此屈蟠。
媚川珠彩動,射斗劍光寒。
燕脯誰能寄,犀燈豈易看。
負圖當瑞圣,何苦蟄洪瀾。
云闕漏微照,長江得半明。
心隨帆影遠,鷗似我身輕。
今古幾興廢,山川無變更。
倚欄吟未斷,拍拍又潮生。
明明我祖,積德累仁。
居晦匿曜,邁種惟勤。
帝圖天錫,輝光日新。
寢廟繹繹,昭事同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