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十 惟庸蜀
惟庸蜀。僣號天一隅。劉備逆帝命。禪亮承其馀。
擁眾數十萬。窺隙承我虛。驛騎進羽檄。天下不遑居。
姜維屢寇邊。隴上為荒蕪。文皇憫斯民。歷世受罪辜。
外謨藩屏臣。內謀眾士夫。爪牙應指授。腹心獻良圖。
良圖協成文。大興百萬軍。雷鼓震地起。猛勢陵浮云。
逋虜畏天誅。面縛造壘門。萬里同風教。逆命稱妾臣。
光建五等。紀綱天人。
惟庸蜀。僣號天一隅。劉備逆帝命。禪亮承其馀。
擁眾數十萬。窺隙承我虛。驛騎進羽檄。天下不遑居。
姜維屢寇邊。隴上為荒蕪。文皇憫斯民。歷世受罪辜。
外謨藩屏臣。內謀眾士夫。爪牙應指授。腹心獻良圖。
良圖協成文。大興百萬軍。雷鼓震地起。猛勢陵浮云。
逋虜畏天誅。面縛造壘門。萬里同風教。逆命稱妾臣。
光建五等。紀綱天人。
只有那庸蜀之地,在一角僭號稱帝。劉備違抗帝王的命令,劉禪、諸葛亮繼承其遺緒。他們擁兵數十萬,窺視我方空虛伺機而動。驛站的騎手送來緊急文書,天下人都不得安寧。姜維屢次侵犯邊境,隴上變得一片荒蕪。晉文帝憐憫這些百姓,世代遭受苦難。對外與藩屏之臣謀劃,對內與眾多士大夫商議。武將聽從指揮,心腹獻上良策。良策協調形成,于是大舉出動百萬大軍。戰鼓如雷震動大地,勇猛的氣勢直逼浮云。逃亡的敵人畏懼上天的懲罰,反綁雙手來到營壘門前投降。萬里之內都統一了教化,叛逆之徒稱臣。晉朝光大建立五等爵位,整頓綱紀順應天人。
惟:發語詞。
僣號:僭號稱帝。
逆:違抗。
承其馀:繼承其遺緒。
窺隙:窺視機會。
羽檄:緊急文書。
不遑居:不得安寧。
寇邊:侵犯邊境。
文皇:指晉文帝司馬昭。
憫:憐憫。
罪辜:苦難。
外謨:對外謀劃。
爪牙:指武將。
腹心:指心腹大臣。
逋虜:逃亡的敵人。
面縛:反綁雙手。
五等:指五等爵位。
紀綱:整頓綱紀。
此詩創作于晉朝時期。當時晉朝政權初立,為了實現統一全國的目標,對割據一方的蜀漢政權發動了戰爭。這首詩是晉朝的鼓吹曲,用于宣揚晉朝的武功和統一大業,激勵士氣,同時也向民眾展示晉朝的權威和實力。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晉朝平定蜀漢的功績。其特點是氣勢磅礴,通過對戰爭過程的描述展現晉朝的強大。在文學史上,它是晉朝鼓吹曲辭的代表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情況。
□□□□□□□,□□□□□□。莫交閑慮到心頭。有來憂不得,無後不須憂。□□□□□□□,□□□□□□。萬般希望不如休。無來求不得,有後不須求。
小山涼風高,秋意饒庭砌。 江南山水秀,鐘此數叢桂。 亭亭蒼虯蟠,磊磊杰玉綴。 薰染風露香,擺脫脂粉媚。 芙蓉已無秋,籬菊極羞愧。 幽芳蕙百畝,香味亦瑣細。 孰知標格奇,自取造物忌。 狂風挾怪雨,族滅無噍類。 才憐金作屋,俄驚粟布地。 姿容就枯槁,氣骨尚奇異。 如彼死諸葛,凜凜有生意。 試炷博山火,來參煙一燧。
憶郎赴邊城,幾個秋砧月。 若無鴻雁飛,生離即死別。
水云幽。怕黃霜竹生新愁。生新愁。如今何處,倚月明樓。 龍吟杳杳天悠悠。騰蛟起舞鳴空篌。鳴箜篌。聽吹短氣,江上無秋。
對琴臺、不堪塵涴,春風微露纖指。崢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把竹外一枝,飛灑輕煙里。月良如洗。又底事丹青,何須水墨,虛白闞清泚。 華堂暮,珍重休彈塵尾。靜中留此佳致。橋西幾度香浮處,回首都隨流水。閑徒倚。嘆汨沒黃埃,變幻皆如此。蜚廉莫起。待別有神人,風斤一運,和影上窗紙。
唱古荼コ,新荷葉,誰向重簾深處。東風三十六,向園林都過,余寒猶妒。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見此時情否。天上知音杳,怪參差律呂,世間多誤。記畫扇題詩,單衣試酒,夢歸泥絮。 嗟春如逆旅。送無路、遠涉前無渡。回首住、凌波亭館,待月樓臺,滿身花氣凝香霧。度入南薰去。留燕伴、不教遲暮。但一點、芳心苦。生怕搖落,分付荷房收貯。晚妝又隨過雨。
留君少住。且待晴時去。夜深水鶴云間語。明日棠梨花雨。 尊前不盡余情。都上鳴弦細聲。二十四番風後,綠陰芳草長亭。
春□□拂拂。檐花雙燕入。少年湖上風日。問天何處覓。 湖山畫屏晴碧。夢華知夙昔。東風忘了前跡。上青無半壁。
洪爐烹鍛人性命,器用不同分皆定。妖精鬼魅斗神通, 只自干邪不干正。黃口小兒初學行,唯知日月東西生。 還為萬靈威圣力,移月在南日在北。玉為玉兮石是石, 蘊棄深泥終不易。鄧通餓死嚴陵貧,帝王豈是無人力。 丈夫未達莫相侵,攀龍附鳳捐精神。
桃杏風香簾幕閑,謝家門戶約花關,畫梁幽語燕初還。 繡閣數行題了壁,曉屏一枕酒醒山,卻疑身是夢魂間!
對琴臺、不堪塵涴,春風微露纖指。崢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把竹外一枝,飛灑輕煙里。月痕如洗。又底事丹青,何須水墨,虛白闞清泚。華堂暮,珍重休彈麈尾。靜中留此佳致。橋西幾度香浮處,回首都隨流水。閑徙倚。嘆汨沒黃埃,變幻皆如此。蜚廉莫起。待別有神人,風斤一運,和影上窗紙。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 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唱古荼,新荷葉,誰向重簾深處。東風三十六,向園林都過,馀寒猶妒。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見此時情否。天上知音杳,怪參差律呂,世間多誤。記畫扇題詩,單衣試酒,夢歸泥絮。嗟春如逆旅。送無路、遠涉前無渡。回首住、凌波亭館,待月樓臺,滿身花氣凝香霧。度入南薰去。留燕伴、不教遲暮。但一點、芳心苦。生怕搖落,分付荷房收貯。晚妝又隨過雨。
暮春清晝。政鶯囀夏林,棠陰初秀。鼓角歡雄,旌旗明滅,寶馬又還西驟。山水六朝堪畫,宮闕千門如繡。印懸斗。盛元戎小隊,花間迎候。芳酎。為公壽。帶雨梨花,未用啼紅袖。玉帳風前,胡床月下,談笑要清群丑。桃葉渡船應在,太白酒樓依舊。暫回首。看槐班爰立,沙堤成就。
問月杯空,謫仙去、無人重舉。蘭臺舊、扁舟乘興,處留奇語。洞府初疑仙骨瘦,樽前尚愛綸巾舞。信前身、太白尚何疑,詞高古。盟後會,偕真侶。黃葉渡,丹楓渚。道五湖煙浪,勝游溢浦。念我神閑鷗樣度,似海山共去君應許。但只愁、岳牧要人□,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