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歸咸寧宅坐北齋作二首 其二
宴坐聊為適性場,
遍開塵篋治縑緗。
偷閒須撰齋中錄,
道帙儒經各有房。
宴坐聊為適性場,
遍開塵篋治縑緗。
偷閒須撰齋中錄,
道帙儒經各有房。
閑坐在這里權當是順應自己性情的地方,我打開所有的箱子整理書籍。忙里偷閑要撰寫齋中的藏書記錄,道家典籍和儒家經典各有存放之處。
宴坐:閑坐。
適性:順應自己的性情。
塵篋:布滿灰塵的箱子。
治:整理。
縑緗:指書籍。
道帙:道家的書籍。
儒經:儒家的經典。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是詩人回到咸寧宅后,在北齋安頓下來,面對滿是書籍的環境有感而發。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平靜的生活階段,詩人有閑情整理書籍、規劃記錄。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閑適的生活和對知識文化的重視。特點是語言質樸,以日常小事入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追求。
桑麻雞犬自成村,天遣漁郎得問津。世上神仙知不遠,桃花只待有緣人。
富貴功名總不干,水邊林下足盤桓。玉壺倒盡碧山暮,醉臥不知天地寬。
玉兔何年上月宮,夜間搗藥特無蹤。神丹不老姮娥鬢,乞取刀圭駐玉容。
粉黛妝成宮樣新,汗凝微涴紫羅巾。絕憐來往西湖上,貪看荷花不顧人。
劫馀金粉話飄零,鬈發柔眉隔座青。水殿春燈魚聚影,石闌風絮鶴修翎。舞衫塵點新團扇,復壁簾波舊畫屏。墻角禦碑低不見,野花開遍語兒亭。
勤政樓前斗兩朋,寧王新樂最堪聽。太真偏賞《涼州曲》,自奉黃金出內屏。
殘臘里,早梅芳。春信報新陽。曉來枝上斗寒光。輕點壽陽妝。雪難欺,霜莫妒。別是一般風措。望林人意正夭饒。又看長新條。
今夜秋高月正中,白蓮浮出海龍宮。地臨玄圃三山近,潮與銀河一水通。白玉杯盛仙掌露,黃金花散木犀風。等閒飛步天壇上,直欲憑凌萬丈虹。
杜若靡蕪綠滿洲,東風春水拍天流。雙禽不受人拘束,宿食飛鳴得自由。
殘月暈。江上褰裳和淚揾。離言易盡情難盡。船移望眼燈紅潤。隨波引。路遙千里縈方寸。人漸遠。曉夢初回猶眷眷。萬山如簇車如旋。微煙水面徐徐卷。朝陽炫。無端一陣南飛雁。音信杳。鵲噪低檐天欲曉。此情不識何時了。連朝卻被風雨惱。關山道。誰憐露重霜飛早。吹玉管。韻入梅花香更遠。月寒光照衣裳滿。游情不記深和淺。風如剪。馬嘶墻外更初斷。初中酒。雁過南樓傷別后。簾低夜氣輕寒透。心無彩翼能飛走。燈如豆。月明只共人依舊。休送目。幾處高樓披翠竹。誰家深夜吹寒玉。離魂歸夢貪追逐。憐幽獨。薄衾合是眠難熟。山遠小。一線飛泉浮樹杪。能離世路攀云道。平蕪盡處青青草。舒懷抱。朱顏不肯無為老。多探問。深入異鄉居未穩。遍尋眾里無親信。為何步步真堪忍。天涯恨。狂歌歌罷西風緊。江上立。鷗鷺閑云相共白。波平日暮千峰出。多情今日多回憶。無消息。雪融春信寒梅碧。風斷續。月照離懷搖案燭。夢鄉原不分南北。梅花應是飄香國。欄干曲。關山別后蕭蕭木。
天不生先覺,斯文孰指南。一朝真學士,四海老初庵。福備康寧五,尊兼爵齒三。年年衿佩合,庭下祝彭聃。
正看蓬島浮仙城,誰遣燭龍含笑迎?黃鸝漫啼風日好,黑蜧猶怨鼓鐘清。生憎殘虹拂銀竹,不分返照搖金莖。轍底波臣莫愁思,途間流潦尚縱橫。
我性真且率,不知恒怒嗔。俯仰欲從俗,夏畦同苦辛。以此甘棄置,筑屋龜溪濱。西與長松友,東將脩竹鄰。桃李粗羅列,梅柳亦清新。漸與市朝遠,頗覺漁樵親。自謂獨往意,白首無緇磷。安知承嘉惠,再踏京華塵。京華人所慕,宜富不宜貧。嚴鄭不可作,茲懷向誰陳。
昔避烏仙洞,歸來又六年。鄉園各奔散,寇盜竟纏連。愁共將零葉,身如不系船。艱危驚再見,未有買山錢。
宿霧濛濛空翠流,青山何處可銷愁。雨中細草綠如發,檻外新潮聲似秋。意在臥游嘗買畫,人間吹笛漫登樓。花深日落江村暮,盧荻蕭蕭一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