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柳·和白石
春塵浩漠,驕馬章臺陌。怎怪離人心獨惻。大半倡條冶葉,飛燕歸來未曾識。
舊壚寂。年年醉寒食。早煙冷,五侯宅。看東風、物外留春色。尚戀輕陰,絮綿飄硯,芳草閒門更碧。
春塵浩漠,驕馬章臺陌。怎怪離人心獨惻。大半倡條冶葉,飛燕歸來未曾識。
舊壚寂。年年醉寒食。早煙冷,五侯宅。看東風、物外留春色。尚戀輕陰,絮綿飄硯,芳草閒門更碧。
春日的塵埃浩大彌漫,駿馬拉著車在章臺街的大道上奔馳。怎能怪離別的人心獨自悲傷?大半是那些柔枝嫩葉的楊柳,連歸來的燕子都未曾相識。舊日的酒爐寂靜無人,年年都在寒食節喝得大醉。晨霧清冷,籠罩著權貴的宅第。看東風在塵世外留下春色,還眷戀著淡淡的陰云,柳絮飄落在硯臺邊,芳草在冷落的門前更顯碧綠。
章臺陌:章臺街,漢代長安街名,多聚集歌樓妓館,此處代指繁華市井。
倡條冶葉:指楊柳的柔枝嫩葉,后多喻指歌女舞姬,此處或指春日繁華景象。
五侯宅:泛指權貴豪門,漢代有外戚五侯,后多代指高門大宅。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火冷食,多引發懷舊思親之情。
絮綿:柳絮,因形態如綿絮得名,常喻春逝。
閒門:指門庭冷落,無人往來。
此詞為和姜夔(號白石)《淡黃柳》之作。姜夔原作多寫客居合肥時的感懷,此詞或作于春日,詞人觸景生情,借和韻形式抒發離情別緒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背景或與市井游歷、舊友離散相關。
全詞以春景為引,由外及內,從市井繁華到舊地孤寂,層層遞進抒發離人愁思。意象典型,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既體現了和韻詞的酬唱特色,也展現了詞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與細膩情思。
雪里清標別樣妝,江城一曲入歌狂。春情脈脈憑誰語,縱是羅浮夢亦忙。
十年蹤跡兩浮沉,此日逢君潞水潯。無奈相逢又相送,臨岐回首共沾襟。
如君可是忘情者,屢問曾無答一言。果爾不虛南面樂,招辭先擬到空門。
一歲聿云暮,萬方勞未還。濟師江上戍,轉粟雪中山。身等齊民列,名蠲力役班。合將經月系,消折半生閑。
鳳山日日滃非煙,剩得三春雨露天。棠坼淺紅酣一笑,柳垂淡綠困三眠。
如眉月,罨輕寒。怯更殘。數點流螢秋影瘦,落屏山。依舊昨夜闌干。楊絲弱、不系金鞍。小疊蠻箋書恨字,付誰看。
舌簇分明巧,情鐘分外癡。傳君無妄死,累我斷腸詩。擲果嬌胡女,從軍小健兒。陰山三丈雪,千里白旌旗。
兩眼堪盲病老窮,橫云當面唾青松。大風可怪悲歌甫,卷我山茅屋幾重。
蘊空誰見法中王,覿體何曾礙劍光。古廟藤蘿穿戶牖,斷碑風雨碎文章。
舞衣歌板兩關情,曳雪牽云影不明。閑草閑花齊入夢,愁風愁雨總無聲。消殘繡褶裙猶活,散盡黃金袖忽輕。仙去羅浮原不羨,愿從雙繭度余生。
瑞州城下蜀江流,風物依然似故丘。秖道靈源十里合,不知仙跡幾年留。分符遠汎星槎去,負弩真如晝錦游。別后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州。
憶昔揮師血染袍,來從神道拜英豪。金龍王氣曾蟠嶺,石馬長風尚臥槽。寢就寶城安汝合,功成鑾殿恐誰高。至今天籟空山里,不息蒼松萬頃濤。
風沙漠漠竟何之,靜想撚須不語時。道大莫嫌泉路窄,山鐘佛火好相依。
紅日新升氣轉和,翠籃相逐下層坡。茶官正要靈芽潤,不管新來帶露多。
芳春隨分到貧家,兒女多情惜歲華。聊為海棠修故事,去年燈燭去年花。燭光花影兩相宜,占斷風光二月時。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獨欠少陵詩。憶向宣華夜倚闌,花光妍煖月光寒。如今蹋颯嫌風露,且只銅瓶滿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