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袁司理送行三首
別友相逢情最好,相逢還別若為情??淳v踏飛黃去,記取清鐙影里盟。
陰六陽三天者定,重逢樽酒定何時。但須別后頻相問,來往翔鴻各寄詩。
瀟灑秋光山水窟,木犀香底細評詩。今朝攜手明朝別,此會一生能幾時。
別友相逢情最好,相逢還別若為情??淳v踏飛黃去,記取清鐙影里盟。
陰六陽三天者定,重逢樽酒定何時。但須別后頻相問,來往翔鴻各寄詩。
瀟灑秋光山水窟,木犀香底細評詩。今朝攜手明朝別,此會一生能幾時。
與友人分別后相逢情誼最為美好,可相逢后又要分別這讓人如何承受這份離情??粗阆耱E馬般飛黃騰達而去,要記住我們在昏黃燈光下的盟誓。陰陽的變化是上天注定的,我們再次舉杯暢飲又會是何時呢。只希望分別后能頻繁互相問候,就像往來的大雁各自寄贈詩篇。秋光瀟灑的山水勝地,在桂花飄香中細細評賞詩歌。今天我們攜手相伴,明天就要分別,這樣的聚會一生能有幾次啊。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騰踏:形容馬奔跑,這里比喻人仕途得意。飛黃:傳說中的神馬名,后比喻駿馬。
陰六陽三:陰陽的一種說法,這里指世事變化。
木犀:即桂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友人即將踏上仕途,詩人與之分別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存在文人之間的交游和送別文化,詩人在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的離別之情,突出了友情的珍貴。其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多種意象和手法表達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詩忙疏酒盞,
俸薄減廚煙。
十日工夫不到詩,繩床兀兀夕陽低。黃昏幾點敲窗雨,又是西風趲木犀。
舊嫌詩被西湖隔,一笑誰教卻此同。為有簡書閑不得,不知吟鬢又秋風。
西山南浦住經時,又住吳山送落暉。燕子不知家近遠,年年秋社一番歸。
獨自攜文校短長,隔簾人靜雨滄浪。龍公倒捲西湖水,一夜滿城荷氣香。
遠枕驚回昨夜秋,月痕依約去年愁。移床欲避梧桐去,誰有西風背處樓。
籠鼕飯鼓動回廊,乍換生綀浴晚涼。雙鵲自閑來又去,不知簾底有人忙。
雪繞冰圍不可支,輕紈那得敵炎威。雷公惡發夜來雨,試問熱官何處歸。
山水宜秋風雨后,坐窗得瘦奈愁何。傳聞近長湖船價,天氣乍涼游子多。
頭腦涔涔醉夢中,起梳短發受西風。青綀要換秋來著,自汲寒泉濯軟紅。
月過闌干客睡遲,官河桐葉學鴉飛。鬢絲不了三千丈,也費秋蟲促夜機。
有問西來便答東,
從教人笑我佯聾。
白云乍可離青嶂,
明月難教下碧空。
自昔君門隔九閽,
如何草野得攀援。
多因愛此元元切,
忘分公然學負暄。
太平人唱太平歌,滿港舂聲欸乃多。
楊仆功成沙有骨,孫恩死后海無波。
官軍錦艦飛如鳥,估客銀帆織似梭。
寄語邊防諸將吏,時雖清晏莫投戈。
朝游燕臺上,夕宿潞河濱。
空洲牽積水,廣陌足流塵。
情憶離尊滿,年傷別袂頻。
玉署星辰切,金陵月露新。
虛薄忝朝籍,文館廁英寮。
蘿施攀松柏,葭倚接瓊瑤。
鳥有同棲樹,魚憐獨上潮。
江海參辰隔,流盻極春霄。
人才莫艷海東西,故國江山氣不低?;跞嚎諓澩?,光芒六合竟塵泥。
良才要自成斤斧,六鶴終當別鶩雞。黯淡時危悲老大,坐遲狂狷慰云霓。
連朝萬象喜塵清,經雨園花盡有名。郭外晴嵐山更好,池邊新綠樹難成。
弦歌中抱神州感,溪水遙通大海聲。閑上高亭一俯仰,摩挲黃石不能平。
百辟九霄環帝座。
韓子戛戛去陳言,文章既得萬口喧。我愛韓子好詩句,戛戛更覺陳言去。
金鐘大鏞聲九天,罷考弛擊仍鍧然。赤手捉蛇足履虎,緩帶輕裘文不武。
才大踏翻騷客壇,躡空走漠相盤桓。李唐一代詩如猬,機同錦繡鼎同味。
其先厥有陳子昂,后來韋柳繼孟王。仙風太白絕塵表,少陵之詩詩獨老。
自余支派非不多,眾流焉許肩江河。下視元白艷且愞,驅馳籍湜驂郊賀。
公不步人人步公,縱肖其形神弗充。學者莫作雕鏤想,言以氣浮須善養。
綺閣三層枕落霞。珧窗四面拓文紗。斷煙零夢剩些些。
薄暈臉花紅醋醋,淡描眉葉綠茶茶。當時猶說好年華。
郎官湖上暫停車,樽酒從君萬里余。
此去且聽衡岳雨,相思莫寄武昌魚。
煙深橘柚人家遠,月落梧桐水驛疏。
回首可憐歌舞地,隔江黃鶴?愁予。
北顧歡游悲沈宋,
南徐陵寢嘆齊梁。
水邊韶景無窮柳,
寒被江淹一半黃。
高秋逢令節,猶阻故園觴。
望里云千樹,吟邊雁幾行。
老嫌身是客,時至露為霜。
為報東籬菊,應留幾瓣黃。
橋上月,終夕自憑欄。
只怕粉云香閣閉,從教珠露碧衫寒。
人道看燈山。
四君豐格舊同儔,才子瑤篇掃壁留。筆挾風云騰彩鳳,槎回星漢憶牽牛。巖間蒼鼠穿松過,石上寒泉帶月流。我暇欲追諸子勝,丹峰翠巘一囊收。
云鴻海鶴憶同儔,勝事空悲去不留。久懾風濤甘守兔,每思圭組鑒犧牛。盍簪盛友皆名輩,扛鼎雄才絕俗流。欲吐胸懷謀一醉,黃龍岡上雨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