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城閒望二首 其一
幽尋古城上,秋景日悽悽。
落照映原沒,陰蟲當路啼。
隋宮變蕪蔓,楚分失端倪。
自是傷亡國,非關醉眼迷。
幽尋古城上,秋景日悽悽。
落照映原沒,陰蟲當路啼。
隋宮變蕪蔓,楚分失端倪。
自是傷亡國,非關醉眼迷。
我在古老的城墻上探尋幽景,秋日的景色一片凄涼。落日的余暉映照在原野上漸漸消失,暗處的蟲子在道路旁啼叫。隋朝的宮殿已變成荒蕪的蔓草之地,楚國的疆界也失去了原來的模樣。這自然是為亡國而傷痛,并非是因為醉酒而眼神迷離。
幽尋:探尋幽景。
悽悽:凄涼的樣子。
落照:落日的余暉。
陰蟲:暗處的蟲子。
隋宮:隋朝的宮殿。
蕪蔓:荒蕪的蔓草。
楚分:楚國的疆界。
端倪:頭緒,邊際。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朝代更迭、歷史變遷有關。詩人目睹古城的荒蕪,隋宮的破敗,聯想到國家的興衰,有感而發。或許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時期,詩人對歷史的興亡有著深刻的感觸,從而寫下此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的興亡,通過描寫秋日古城的衰敗之景,抒發了詩人對亡國的傷痛。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點滴天公費剪裁,絲絲舞態自低徊。
灑空應有神鞭馭,散處疑從天女來。
入夜霏微依畫檻,落階燦爛鎖蒼苔。
經壇只說繽紛下,春色何如遍地開?
眠。何處秋聲到枕邊。芭蕉雨,點滴畫欄前。
愁。底事依人不去休。難拋卻,心上與眉頭。
東風全捲長空雨,無數峰嵐向我開。
賀監湖光相接去,禹陵山色直飛來。
天披一幅云林畫,人少當年范蠡才。
蕺草已無根可采,蒼茫猶為越王哀。
昨夢黃粱半熟,
立談白璧一雙。
驚鹿要須野草,
鳴鷗本愿秋江。
悤悤出郭曉風寒,
一片云收爽氣山。
上盡坡陀試回首,
人家住在翠微閒。
朔風吹雁過江皋,送客悲秋且濁醪。
抱病已拚滄海釣,含香猶憶白云曹。
西京露滴金莖冷,北極星垂彩仗高。
到日故交如問訊,為言仲蔚自蓬蒿。
邀賓壯觀不辭寒,
玉立風神氣上干。
欲識謝公清興處,
千山萬嶺雪漫漫。
經年不到豫章城,燈火遙聞鼓吹聲。
卻憶秋屏臺上寺,絳紗青玉幾長明。
舊時同學半應官,愧我疏狂覓食難。
劫火江山猶綺麗,少年意氣漸闌珊。
半生落拓張儀舌,萬里棲遲閡叔肝。
日暮鄉關渺何處,葦花蕭瑟北風寒。
江南六月時方旱,田中甲坼乾以□。赤日當空無寸云,四野農夫坐愁嘆。
聽松山人意奇特,腕底大有回天力。潑墨寫作《雨蕉圖》,滿紙淋漓云墨色。
山童攜圖到茅舍,座客爭看盡驚訝。入手如聞風雨聲,開緘似見波濤瀉。
吾聞古人畫月但畫云,渲染巧妙妙入神。今君畫雨不著紙,雨聲卻在芭蕉里。
何須懷素手植千萬株,卻疑?川急雨直如矢。卷圖烈日忽遮藏,天半萋萋野云起。
江鄉寒食杏花時,
紫陌尋芳馬去遲。
雙臉斷紅人一笑,
春光闌出隔墻枝。
眾已咍?猶待月,
身堪扶策便尋春。
漏名牛黨贊皇黨,
尚有蒙人苦縣人。
晚風池蓮香度,
曉日宮槐影西。
白下長干夢到,
青門紫曲塵迷。
風露叢中取次芳,
愁邊過卻幾重陽。
秋光到處多無主,
不是閑花不肯香。
粉萼天然韻更涼,梁園合作賞花堂。
綴殘梨蕊春無跡,開遍瓊枝冷不香。
設宴宜從金谷酒,傍檐也學壽陽妝。
霜威栗冽饒清質,不借東風逞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