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太師中書令曾魯公挽詞二首 其二
南臺沙合后,元宰應時生。
兩控龍飛馭,三調寶鼎烹。
筑山裴相樂,賜杖孔家榮。
無復安輿出,兒孫衣綵迎。
南臺沙合后,元宰應時生。
兩控龍飛馭,三調寶鼎烹。
筑山裴相樂,賜杖孔家榮。
無復安輿出,兒孫衣綵迎。
南臺沙合之后,賢能的宰相順應時勢誕生。曾兩次輔佐皇帝,三次擔當宰相之任。他像裴度筑山一樣享受生活樂趣,又如同孔子家族獲賜杖一樣榮耀。如今再也看不到他坐著安穩的車子出行,只能看到兒孫們身著彩衣迎接他的情景只能在回憶中了。
南臺沙合:古代一種祥瑞之兆。
元宰:宰相。
兩控龍飛馭:指兩次輔佐皇帝。
三調寶鼎烹:三次擔任宰相之職,寶鼎烹喻宰相治理國家。
筑山裴相:指唐代裴度,他在洛陽建別墅,與友人宴樂。
賜杖孔家榮:《禮記》記載,天子賜杖給老人,孔家獲賜杖是榮耀之事。
安輿:安穩的車子。
曾魯公即曾公亮,他在北宋政壇有著重要地位,多次擔任宰相之職。此詩可能是在曾公亮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他的追思而作,創作時間應在曾公亮離世之后,當時北宋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但也面臨著一些內部問題。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曾魯公的功績和榮耀,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典故展現其一生成就。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的作品,但對于研究北宋時期對重要人物的評價和紀念方式有一定價值。
自笑居山懶入山,山花山鳥任閒閒。輸君抱病仍扶杖,歷盡溪流第幾灣。
山高霧重更多風,到處崎嶇路不同。片石短松須歇足,莫于峰頂哭途窮。
溫井霜寒碧甃澄,
飛塵不動玉奩清。
老翁仙去羸驂共,
太子東歸廢沼平。
據石聊為寶陀觀,
決渠還落堰溪聲。
浣腸灌頂雖殊事,
一洗勞生病惱輕。
寫出籬邊舊日秋,
寄居有客最風流。
匠門已覺難為役,
崔顥還加在上頭。
身是假皇帝
國由內太師
偽朝舊宮殿
歷歷有遺基
取次尋芳到海棠。最無根蒂是春光。放歌莫忍少年狂。
未免有情花解語,不知許事醉為鄉。政須歡笑百千場。
鐵甕城西鼓角催,
扁舟遙自秣陵回。
天清瓜步中流見,
風起長江動地來。
楚蜀帆檣千里集,
金銀山寺兩峰開。
秋光潦倒南游客,
落日魚龍夜夜哀。
人身配兩儀,至和乃無愆。運行一差忒,百疾從茲纏。智人善保養,調攝歸本然。曰予昧斯理,情欲不自宣。內感仍外傷,水火相凝煎。形神幾巳離,榮衛失其源。匪藉湯劑勛,胡能茍偷安。誓將更生日,保身如臨淵。上以奉遺體,下以全天年。
負痾己逾月,今晨覺少康。稍興臨古鏡,頹顏忽半蒼。灼彼東籬菊,依依傲寒霜。雖然質柔弱,晚節猶含芳。此身胡不如,撫己成慨慷。人生匪金石,盛衰固其常。但得保其真,榮悴非所傷。
爐煙飏微熏,檐花散馀馥。身閒心自清,病可神始足。矯首對金門,怡情陶玉燭。至人澹無為,懲忿仍窒欲。斯民囿泰和,熙熙臻百福。微臣負末藝,浮辭厭人目。每承恩寵加,清光日回矚。蜂蟻識天倫,葵藿傾朝旭。徒有眷眷心,時效華封祝。
端坐一室內,默參玄化機。玉宇正寥廓,金飆亦凄其。寒暑互來往,晨興聿授衣。人生百年中,諒非金石姿。乃欲圖不朽,弗修竟何為。齊侯馬千駟,顏子恒抱饑。孰知千載后,嗷嗷紛是非。
西風從何來,遠遞庭葉至。飄飄颯有聲,來向書窗墜。景物易轉遷,時序忽己異。羈客念故鄉,中夜不成寐。仰睇河漢明,俯聞鴻雁唳。翩然逸興舉,恨無凌風翅。
去古日己遠,淳風日以漓。人情善誕幻,去就浮云馳。彼欲憸險子,出沒神鬼奇。炎涼隨勢附,朱粉從心施。一朝冥機至,反成拙與癡。于皇賦明命,顧諟常在斯。不聞圣有訓,居易以俟之。慇勤謝天君,為我慎操持。
靈龜本多壽,乃為人所戕。蜉蝤最微弱,朝夕寄存亡。修短歸大化,疇其較彭殤。君子貴修持,夕惕以自強。毋為累形役,擾擾徒敝傷。金張極盛麗,回首如爝光。黃憲苦清修,人以亞圣方。富貴果何物,當圖身后芳。
伊尹耕莘野,志在康斯民。孔明臥隆中,所懷務經綸。玄造生賢圣,拯彼愚與昏。觀其立勛業,萬世光炳燉。伊人久己逝,斯道幸未湮。疇能繼其踵,后來寂無聞。但見夸毗子,恬然忘本真。捷捷負才慧,區區周自身。要顯患得失,草莽憂賤貧。胡不徇所務,成功追古人。
玄冥一司令,萬植皆歸根。惟彼籬下草,荄葉自蕓蕓。洪造匪有私,天意含至仁。故茲肅殺日,生意猶斯存。達人悟玄妙,體物思脩身。豈謂造次頃,敢使德不純。卓哉無極翁,襟懷盎陽春。庭草故不除,於以觀天真。
徜徉衡門里,積疢頗以安。藥石有時親,塵俗不我干。雖忻神慮得,且畏時序遷。扶憊挾黃卷,幸見孔與顏。沉吟北窗下,高睨太古前。曠懷隘宇宙,浩氣凌云煙。何以解蘊抱,奈此酒量慳。持觴縱不飲,對之亦陶然。
似僧有發,
似俗無塵。
作夢中夢,
見身外身。
大海波淪萬斛塵,
桃源買棹尚迷津。
爛柯拌作觀棋客,
頑鐵浪成鑄錯人。
四壁有書慵過眼,
千秋無分欲藏身!
此間隔盡蓬萊路,
日晚望洋遠水皴。
澄空無際,一幅輕綃,素秋弄色。剪剪天風,飛飛萬里,吹凈遙碧。想玉杵芒寒,聽佩環無跡。圓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多少情懷,甚年年、共憐今夕。蕊宮珠殿,還吟飄香秀筆。隱約霓裳聲度,認紫霞樓笛。獨鶴歸來,更無清夢成覓。
長城無盡處,我行無已時。
十里或五里,堠火明參差。
窟室似蠮螉,往來只狐貍。
行經幾城壘,寂無犬與雞。
但聞角聲悲,又見風吹旗。
少年慕遠游,半老投邊陲。
時平賤戎馬,詆挫憐微卑。
豈知邊塞士,如此其寒饑。
竊祿三十年,回首慚輕肥。
古廟讀殘碑,名字千羆虎。
五堡舊藩籬,數世爭門戶。
豈無豪杰人,俱作長城土。
早知今日間,可惜從前苦。
北斗在我南,我行向何許。
夜深倚檐立,鴨咽聞鬼語。
蕭寥不成寐,念此感羈旅。
羈旅猶可悲,生死況難去。
何地無兵戈,偏此傷千古。
文章從何生,其道本自然。
中天列象緯,川岳蒸云煙。
風來水生波,春至花自鮮。
人心何所有,出之則綿綿。
悟此無文意,至文乃生焉。
嗤嗤夸毗子,綺麗徒爭妍。
故人訪我東海來,春風萬里心顏開。故人別我東海去,臨歧各短英雄氣。
七年不見今再見,滄海桑田事萬變。中間不變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龍戰。
君來一月無停車,訪我更訪山中廬。老親喜君送君出,來此十日相同居。
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覺日行比常疾。此日不為君我留,南風日日催行舟。
舟行既速況有輪,輪轉四海揚胡塵。送君此去作胡語,樂府休唱胡無人。
我年方強君未老,惜君投身隱海島。亞洲大陸局日新,時勢徑待英雄造。
海山之高一萬三千尺,當年棄去良可惜。橫來不王復不侯,為我歸言島中客。
包胥存楚約可尋,廉頗用趙原初心。相期亞陸風云再相見,騎鯨東海來挽神州沉。
涉世思夷涂,理生有常道。
抱甕灌我園,充盤戒鄰棗。
秋色何蒼然,愓焉履霜早。
偉哉騎鯨人,期茲浣花老。
渺渺無窮門,何由拾瑤草。
惟愛柴桑翁,稱心固云好。
芙蓉花壓大堤前,六尺沙棠任晏眠。南楚舊聞唐勒賦,西泠重睹白公船。吹簫極浦淩風去,把釣前灘抱月還。三十六陂新水漲,行吟何地不堪憐。
琴書一榻任夷猶,畫槳朱簾蕩碧油。夕趁蒹葭移遠岸,晨搴荷芰入中流。飄飄舴艋風前戲,汎汎蜻蜓日下游。莫笑米顛今載見,孤山雙鶴在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