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涇州以所得李士衡觀察家寶硯相示與圣俞玉汝同觀戲作此歌
李侯寶硯劉侯得,上有刺史李元刻。
云是天寶八年冬,端州東溪靈卵石。
我語二客此不然,天寶稱載不稱年。
刺史為守州為郡,此獨云爾奚所傳。
兩君盧胡為絕倒,嗟爾于人幾為寶。
萬事售偽必眩真,此固區區無足道。
李侯寶硯劉侯得,上有刺史李元刻。
云是天寶八年冬,端州東溪靈卵石。
我語二客此不然,天寶稱載不稱年。
刺史為守州為郡,此獨云爾奚所傳。
兩君盧胡為絕倒,嗟爾于人幾為寶。
萬事售偽必眩真,此固區區無足道。
李侯的寶硯被劉侯得到,硯臺上有刺史李元的刻字??套终f這是天寶八年冬天,取自端州東溪的靈卵石。我對兩位客人說這不對,天寶年間稱載而不稱年。那時刺史叫太守,州叫郡,這說法不知從哪傳的。兩位客人捧腹大笑,感嘆這硯臺在人看來幾乎算寶物了。萬事中虛假的總會迷惑真的,這本來就不值一提。
李侯:指李士衡。劉侯:指劉涇州。
天寶八年:公元749年。端州:今廣東肇慶。
盧胡:形容笑聲。
售偽:以假充真。眩真:迷惑真的。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眾人相聚觀寶硯,引發對寶硯刻字信息真實性的討論,詩人借此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在于借寶硯刻字的真假問題,揭示萬事中虛假迷惑真實的現象。其特點是將理性思考融入輕松的對話場景。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的思辨和幽默。
海風捲樹凍嵐消,憂國寧辭嶺外遙。自顧勤勞甘百戰,不將功業負三朝。劍澄黑水曾芟虎,箭劈黃云慣射雕。代北天南盡成事,肯將心許霍嫖姚。
前期三日是蕤賓。芝輧別紫宸。祥煙瑞靄結氤氳。同資誕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鄰。人間短景不堪陳。壺天別有春。
人生出處在知幾,西塞山空鷺自飛。學取玄真歸隱好,釣船閑理綠蓑衣。
霜林誰點染,老翠見深紅。色重嬌新艷,條蘇怯晚風。春滋休欲妒,秋殺莫言功。亦有寒松柏,長青向此中。
囊金失,行子號,還子以金不受絲與毫。良人殂,舅姑老,環堵麻衣不識門前道。吁嗟乎墓中人,雖死死不孤。諸郎致身文且武,恩光下照幽泉土。妻也貞姬夫義夫,列傳有名光烈祖,誰道今人不如古。
似絮晴云惹碧空。香銷愁坐小房櫳。門前何處覓行蹤。三月暮,萬山重。無數桃花映眼紅。
白鶴飛來牽我衣,東風吹我下漁磯。當年祇為青山誤,直草君王一詔歸。
我有圃。生之杞乎。從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鄰者恥乎。已乎已乎。非吾黨之士乎。
幾年供奉殿東頭,最得先皇寵數優。遣奠尚留天語在,虹光千古照林丘。
漏聲斷續,寄古寒,蟾光細撫檐欞。春惱殘冰,客傷遲暮,難消霧冷煙零。夢誰肯醒。恁醉迷、槐穴風燈。嘆年涯、鎮逐萍波,餞霜迎雨苦兼程。芳節慣添幽思,又商裁尺幅,漫費才情。華陌塵囂,昆池灰瘞,林泉暫托浮生。驛梅勸箏。綰墜歡、襟袂香凝。漸陽和、岸鳥翎舒,柳芽滋嫩晴。
愁來不敢縱高歌,對酒其如白發何。十載干戈豪氣少,一編史傳是非多。未能傳箭收青海,且復還山臥紫蘿。氣轉洪鈞妖祲息,終看王化被江沱。
花影頻移夜向闌,重檐突兀倚云端。木天西畔銀河響,陸海中間貝闕寒。風軟嚴更傳玉漏,月和清露滴金盤。不嫌上界多官府,請便乘風駕紫鸞。
鬢上一莖雪,眼中一點血。萬事竟蹉跎,難教心似鐵。
觀光初入五云游,月殿香飄桂子秋。自古長才當大用,高名無忝占鰲頭。
玉人來止。見說冰翁心甚喜。好個家風。舉案齊眉勝敬通。華堂舉酒。簇簇親姻相祝壽。善頌言何。桂樹鸞鳴子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