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十二首 其十二
病回門巷晝長扃
留滯周南改歲星
滿目秋容頻看鏡
十年舊帶屢移釘
高梧急雨聞金井
柞火新涼照素屏
深夜不眠緣底事
自攜鉛槧校丹經
病回門巷晝長扃
留滯周南改歲星
滿目秋容頻看鏡
十年舊帶屢移釘
高梧急雨聞金井
柞火新涼照素屏
深夜不眠緣底事
自攜鉛槧校丹經
病愈后家門巷白天常閉,滯留異地多年歲月已改。滿眼秋景頻繁照鏡自看,十年舊腰帶多次移動帶釘。高梧下急雨落在金井邊,柞火新涼映照素色屏風。深夜無眠是為了什么事?自攜文具校對道教經典。
扃(jiōng):關閉
周南:用典,《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司馬談留滯周南不得參與封禪,此處指滯留異地
歲星:木星,十二年一周天,代指時間流逝
舊帶移釘:舊腰帶因腰細多次移動帶扣,形容身體消瘦
金井:飾有金屬井欄的井
柞(zuò)火:柞木燃燒的火
鉛槧(qiàn):鉛粉筆和木簡,古代書寫工具
丹經:道教煉丹或經典著作
此詩為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時所作。詩人晚年多病,退居鄉野,秋日病愈后觸景生情,既感慨歲月流逝、身老滯留,又以校閱丹經的閑適排遣愁緒,反映其晚年復雜心境。
詩通過秋夜病居的細節描寫,將時光流逝的悵惘與研讀道經的閑適結合,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展現了陸游晚年‘幽居遣懷’的詩風特點。
西游萬里亦何為,
欲就騷人乞棄遺。
到此宛然詩不進,
始知才分有窮時。
開樽當節序,歸思莫匆匆。
秋色猶南菊,寒聲自北鴻。
幾人心跡定,萬事古今同。
曠達真吾輩,何如栗里翁。
茱萸共把玩,聚散復何愁。
秉燭重陽過,移樽片月留。
我?同調侶,君醉異鄉秋。
別后多詩興,還登何處樓。
霏微初灑潤,霢霂自知時。上林千萬樹,樹樹有新枝。
渰渰來天際,津津溜苑墻。還騰百川水,一雨遍遐荒。
劃破半江碧,空濛散曉煙。
潮迎雙槳活,沫濺一篙圓。
樹影青連郭,山光綠到船。
與君同把酒,高唱小游仙。
小園何處堪閒眺,薄暮云峰鎖斷虹。
幾點鴉沈殘柳日,數聲蟬噪晚梧風。
詩人安得有春衫,
今歲和戎百萬縑。
從此西湖休插柳,
剩栽桑樹養吳蠶。
宵來急足太倉遑,捧到家書意已慌。氣息尚存絲一縷,愁腸仍是淚千行。
亟呼雙槳尋歸路,行歷三程抵故鄉。瞥見穗幃猶未哭,入門先欲慰高堂。
失聲不覺涕滂沱,棄我如遺可奈何?廿載亂離歡聚少,一生幽怨別離多。
蒐羅詩卷歸行橐,檢點釵鈿憶翠螺。從此容顏無處睹,除非夢里肯經過。
云斷山峰遠遠,樹回溪路斜斜。酒旗風飏村店,牛衣日曬田家。
喚婦鳩藏密竹,引雛鴨聚圓沙。人晚棹歌歸去,爭先去折汀花。
人家半依沙觜,舟子長停岸足。楊柳三株五株,桃花一簇兩簇。
斜陽澹澹牽黃,遠水盈盈漲綠。老翁忘卻投綸,因看晴鷗對浴。
一卷生花《天演論》,
因緣巧作續弦寥。
絳紗坐帳談名理,
勝似麻姑背?搔。
蕩槳橫塘里,尋芳薄暮時。
荷花明結子,藕孔暗成絲。
今日是重陽,
勞師訪野堂。
相逢又無語,
籬下菊花黃。
太行南接黃河岸,一片帆開古汴州。
欲去空勞親串望,將歸翻使弟兄愁。
亂云磧里驅羸馬,落日城邊擁敝裘。
嘆息故園多難后,洪濤又報決商丘。
天半寒光幻綺霞,
倚樓人正賦尖叉。
屏風寫出賺山景,
萬樹燕支六出花。
我享我將,罄茲精意。
陟降左右,維天與契。
齋明乃心,祗肅在位。
于萬斯年,百福來備。
彩箑云窗,少年事憑誰與說。又還是堆盤筒粽,楚鄉時節。桃印乍懸應辟惡,蘭湯浴罷渾忘熱。但高歌一曲望湘人,心悽切。
長命縷,曾為結。輕柔腕,真疑雪。自榴裙題后,信音都絕。黍夢未回菰已老,梅風才到蒲堪折。祇涼蟾一縷似當時,情懷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