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山中丞改大廷尉北上
壬午春吟韶石下,冬樽癸巳共長干。
折沖且見霜臺外,諫草重光棘寺端。
萬里風摶毛翮健,十年天會別離難。
光明正大清時事,智士忠臣后代看。
壬午春吟韶石下,冬樽癸巳共長干。
折沖且見霜臺外,諫草重光棘寺端。
萬里風摶毛翮健,十年天會別離難。
光明正大清時事,智士忠臣后代看。
壬午年春天我在韶石下吟詩,癸巳年冬天我們在長干一起舉杯。在御史臺外就能看到您御敵制勝的才能,如今在大理寺又有諫書熠熠生輝。您如乘風萬里,羽翼強健,十年間與您相逢又分別實在太難。您秉持正大清明來處理國家事務,后世會看到您這樣的智士忠臣。
壬午: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歷史背景確定。
韶石:地名。
癸巳:干支紀年。
長干:古地名。
折沖:指抵御敵人,在詩中可引申為處理事務有能力。
霜臺:御史臺的別稱。
諫草:諫書。
棘寺:大理寺的別稱。
摶:憑借。
毛翮:翅膀。
此詩應是周厚山從中丞改任大廷尉北上赴任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為壬午年至癸巳年期間,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與周厚山相識已久,經歷了多年的交往。當時可能處于政治相對穩定、需要正直官員治理的時期,周厚山的調任是朝廷對其能力的認可,詩人寫詩表達對他的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周厚山的才能和品德,期許他在新職位上有所作為。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大氣豪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國家事務的關注。
幾日窮彫鏤,嗒然一遇之。
辟如風與水,相識忽成漪。
夢清云入肺,吟定發生岐。
好挾飛仙去,深山伴種芝。
憶昨從游鄞水邊,星霜荏苒幾經年。
里居梁宋正連接,僑寓海山相后先。
別墅豈堪陪謝傅,后堂那復醉彭宣。
自慚憔悴成疏懶,浪許賡吟池上篇。
平生游未到秦川,每送秦人一黯然。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關路險如天。
河冰堅處行歸騎,霜月圓時泊客船。
不必更論南越橐,卷中曾補白華篇。
禪機何處與人同,泡影風燈一夢中。
如此白云如此樹,不知何物可言空。
九日同游柱史家,野英羞澀未成花。
重來又是書云后,剛德才抽四日芽。
天兵從昔度長橋,四海干戈一戰銷。江叟豈能知帝力,醉憑漁艇亢秋潮。
六朝文物今何在,千里江山自宛然。英武南征無殺伐,至今樵牧尚能傳。
愚溪昔著古人風,甘守一愚復見公。
機械不將猜野鳥,敦龐直可傲靈楓。
參來壽訣熊經外,會得神全斝酒中。
七十海籌初屈指,椿萱長護竹枝叢。
萼綠華家萼綠春。山瓶何處下青云。濃香氣味已醺人。
竹葉傳杯驚老眼,松醪題賦倒綸巾。須防銀字暖朱唇。
庭前柏樹事如何,
日日披衣聽法螺。
選佛有心空未得,
祇因鄉夢近來多。
風雨神州曾記否?血淚清明,初試屠龍手。
慷慨悲歌余韻久,十年未老清明又。
滿目芳菲花共柳,誰護春光,不許陰霾驟?
萬里長江排遠岫,濤聲欲作風雷吼。
動以風化成,形將月與侔。
欲清天下暑,長帶嶺南秋。
編羽寧論巧,裁紈只障羞。
千年一變態,開篋璧光浮。
逐客正傷南浦賦,高人遙致北山文。
詩壇花月還公濟,玄圃方州又子云。
起草共知雙筆健,轉蓬何趐十年分。
懷儂莫作相尋夢,蜃雨蠻煙泥殺君。
照水殘紅零亂,風喚去。盡日測測輕寒,簾底吹香霧。黃昏客枕無憀,細響當窗雨。看兩兩相依燕新乳。
樓下水,漸綠遍、行舟浦。暮往朝來,心逐片帆輕舉。何日迎門,小檻朱籠報鸚鵡。共剪西窗蜜炬。
挈榼提壺上翠微,西風斜日拂行衣。
群公遲我樽開晚,九月尋詩蟹正肥。
滿地綠苔僧貌古,一庭黃葉客來稀。
放懷莫論南朝事,拼得今朝盡醉歸。
日夕猶殘血,歸飛彩羽輕。
赪霞多暮色,黃葉已秋聲。
梵宇禪心寂,石塘天影清。
偶逢同路叟,導引悟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