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喜神譜 其四 大開一十四枝
五更山外鳴,
斗低殘月小。
喚起利名人,
仆仆渾無了。
五更山外鳴,
斗低殘月小。
喚起利名人,
仆仆渾無了。
五更時分,山外傳來雞鳴聲,北斗星低垂,殘月顯得格外渺小。這聲響喚起了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他們忙忙碌碌,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五更:古代計時單位,指凌晨三點到五點。
斗:指北斗星。
仆仆:形容奔波忙碌。
《梅花喜神譜》是宋伯仁所著,主要描繪梅花從初蕾到結實的各個階段。此詩可能是作者在描繪梅花大開階段時,由五更的景象聯想到世人追名逐利的狀態而創作,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普遍追求功名利祿的現象。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五更山外之景,揭示世人追名逐利的忙碌與無休無止。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下馬摩挲讀古碑,欲詢往事沒人知。獨留滿月龕中像,便是凌煙閣上姿。頰隱三毛還可識,功高六出本無奇。一朝社稷歸真主,還是臞然老衲師。
東村才分渠水,南浦初移荔枝。田舍猶聞笑語,主人未有歸期。
舟楫今辭粵海春,南來旌節古誰倫。陸生豈是求金使,汲黯甘為發粟臣。義足榮身從況瘁,力能益國任家貧。吾儕一笑堪相別,無數江邊灑淚人。
忽驚佳節是重陽,旋買村醪旋撥忙。爛醉已拚明日了,任他人笑使君狂。
西園摘處香和露。洗盡南軒暑。莫嫌坐上適來蠅。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井花浮翠金盆小。午夢初回后。詩翁自是不歸來。不是青門、無地可移栽。
吹劍當年歌昔游,十年塵夢對三洲。湘山似戟馬前出,楚水如絲天際流。監祿豈知終化俗,伏波何用更封侯。離弦莫奏清商曲,梧葉蕭蕭已報秋。
去年甥館東西間,東對城西鳳啄山。自春徂夏看不足,歸去時時有夢還。再來此室非吾有,卻對墻頭長很久。轉念茲土于我何,且復得之烏能守。磊落狼山新綠軒,打門歸住無妨言。龍眠掛車婦氏物,猶許半子為家園。投身天地真多處,彷徨歧路緣何故。客氣已盡江湖悲,少年望爾還歸去。爾去西山來待親,猶對新居懷舊鄰。可知能作山川主,不似尋常陌路人。鐘鼎山林各天性,吾昔青山已如命。難得吾妻亦稱懷,良知此事天所定。此畫當年著此人,冰心玉質相輝映。爾今即去其如何,為我佳處留行窩。明年春江鼓一棹,還及爾姊來經過。爾時林下風流句,應比安城道上多。
閒云黯淡草萋萋,楚澤風高雁陣低。擬倩王維畫平遠,正須六幅剪鵝溪。
君居三晉我三巴,詩是情人酒是家。一笑飄然湖海去,狂歌痛飲即生涯。
莽莽郊原帶古丘,漸漸隴麥散羊牛。杏花楊柳春濃處,一片青簾慰客愁。
太邱道廣宜賢后,二子聲名掛北斗。吳中四姓不足豪,漢家萬石茲能有。安歌鼓瑟羅中堂,文茵錦勝粲而雙。報導金華暫辭直,萊衣猶似鷺鹓行。國琛元圃照人如,共傳出蚌報恩珠。不信試看滄海月,歲歲年年春滿壺。
渺渺伊人忽我思,山川回望隔黃旗。南陽肯信能長臥,采石遙憐待出奇。孤憤久知思漢室,同仇應共振王師。寒光夜發芙蓉劍,正是期君出匣時。
又看神劍合龍津,釣得豐鰲不異綸。綵服娛親宜少子,雄文戰國卜新春。紫云一氣沖南斗,玉闕千官列北辰。老我峰頭閒縱眼,吾宗囑護有詞人。
傳經何處不登壇,三絕殘編老尚看。畫里須眉猶若此,莫將生事付嚴灘。
近水亭臺,遠天云樹。畫欄掩映垂楊處。輕顰淺笑試新衣,春橋拾影將誰付。佯回腰圍,平添幾許。干卿底事偏多語。今回不似那回時,相逢莫道相思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