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竹泉兄弟南還
雪后遙山紫翠重,宦情歸興二難同。
天邊樓闕身曾上,冀北風云眼獨空。
到日春回紫荊樹,去途詩和鹡鸰風。
懸知別后相思處,江北江南夜月中。
雪后遙山紫翠重,宦情歸興二難同。
天邊樓闕身曾上,冀北風云眼獨空。
到日春回紫荊樹,去途詩和鹡鸰風。
懸知別后相思處,江北江南夜月中。
雪后遠處的山巒紫翠重重,為官的心情和歸鄉(xiāng)的興致二者難以兩全。你曾登上天邊的高樓宮闕,眼界獨能把冀北的風云看淡。等你到家鄉(xiāng)時春天已回到紫荊樹旁,在去的路上你和兄弟以詩相和。我料想別后相互思念之時,是在江北江南的夜月之下。
紫翠重:指山巒色彩濃重,紫中帶翠。
宦情:為官的心情。
歸興:歸鄉(xiāng)的興致。
樓闕:高樓宮闕。
冀北:古地域名,約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部。
紫荊樹:象征兄弟和睦。
鹡鸰風:《詩經·小雅·常棣》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鹡鸰常用來比喻兄弟。
懸知:料想。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作者在友人黃竹泉兄弟任職期滿或因其他原因要南歸故鄉(xiāng)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作者與友人在官場或生活中有一定交往,友人的離去引發(fā)作者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體現(xiàn)了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才情。
多羨王居士,心閒事事幽。山從天末見,江近枕邊流。春圃千葩秀,霜林百果收。更能窮物理,濠上看魚游。
野老攜觴時款門,農談兼得敘寒溫。藥欄當午蜂偏亂,釣檻平溪水不渾。身隱謾勞名太著,齒剛爭得舌長存。秋風落日頻雞黍,醉臥康衢長子孫。
淮南飄泊者,秋水信輕舠。萍梗還千里,風塵感二毛。露滋葭菼冷,天闊雁鴻高。蹈海吾何敢,來觀八月濤。
蹇驢曾上庾關頭,萬樹瓊瑤雪夜游。一自別來經十載,扁舟又欲訪羅浮。
山居逢歲臘,衣薄覺嚴寒。折竹聲催聽,飛禽影斷看。僮仆癡環(huán)戶,牛羊懶出欄。最疑天氣極,指日轉春官。
天山南畔對秋空,此日金閶寂寞同。蘇武饑寒甘嚙雪,要離細小畏迎風。思將爪發(fā)為神劍,未有精誠與白虹。蒲伏不妨長乞食,霸王遺烈在吳中。
梁州一曲當時事,記得曾拈玉笛吹。端正樓空春晝永,小桃猶學淡燕支。
一搦蠻腰常束素。依稀蓬海曾相遇。弄笛欲將深意訴。空相慕。曲終花外愁煙霧。蟬曳殘聲高柳樹。涼生翠袂驚微雨。前日畫橈何處去。君合悟。芳華如此難留住。
長風兩袖正披披,又上飛來引一卮。山峙水流俱自在,白云烏帽本無期。尋常影響馳人易,四十煙霞滅跡遲。何事塵頭空搜搜,百年疑是未醒時。
商婦唱歌歌斷魂,吳姬壓酒酒盈樽。金陵子弟相呼喚,醉著輕衫過市門。
扁舟暝逐使君行,已是歸帆一月程。恩詔多慚優(yōu)淺薄,風期獨喜托才英。江回故國春迎棹,星聚清尊夜倚瓊。我亦天涯同病客,翻憐司馬滯江城。
昔讀招隱篇,白云棲桂樹。矯首望白云,吾親在其處。是以夕上書,朝即掛冠去。陋此介推怨,龍蛇安所慕。笑彼東方達,朝藪終何據(jù)。躬耕慧山麓,菽水足旦暮。身隱竟焉文,吾詩耳當污。
春來小殿雪初殘,曉日曈眬未破寒。黃傘當軒公事退,君王緩步侍臣闌。弱歲干名翰墨場,春寒搖筆試西廂。茫然二十年間事,還著春衣侍玉皇。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朝來邂逅西江客,報道今年盛有秋。但得萬方同歲稔,吾生貧病不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