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十六首 其十五
春草蘆溝,又加寫、旗亭行色。比疊到,陽關三曲,曼聲凄惻。畫本重題言不盡,故人相送情難極。較桑乾、深淺意何如,惟君識。
車與馬,鞭絲勒,主與客,觥船側。埋怨到,綠楊絲短,系君無力。聚首不如圖以內,懷人只在天之北。咽離聲、流水最無情,何曾息。
春草蘆溝,又加寫、旗亭行色。比疊到,陽關三曲,曼聲凄惻。畫本重題言不盡,故人相送情難極。較桑乾、深淺意何如,惟君識。
車與馬,鞭絲勒,主與客,觥船側。埋怨到,綠楊絲短,系君無力。聚首不如圖以內,懷人只在天之北。咽離聲、流水最無情,何曾息。
蘆溝河畔春草萋萋,又添上旗亭邊的送別景象。比起反復吟唱的《陽關三疊》,這聲音更顯哀婉凄惻。在畫本上重題詩句也道不盡千言萬語,與故人相別之情難以窮盡。比起桑乾河的深淺情誼又如何?只有您最懂其中深意。車與馬,鞭兒輕揚,主與客,酒杯頻舉。只埋怨那綠楊絲兒太短,系不住您的歸程。聚首的時光不如畫中長久,思念之人只在天的北方。哽咽的離聲,流水最是無情,何曾停息。
旗亭:古代市樓或酒樓,多為送別、聚會場所。
陽關三曲:即《陽關三疊》,唐代送別名曲,因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得名,此處指反復吟唱的送別曲。
桑乾:桑乾河,流經北京蘆溝橋附近,此處借指兩地距離或情誼深淺。
觥船:大酒杯,形容飲酒時酒杯傾斜傳遞的場景。
圖以內:指畫中所繪的情景,此處對比現實聚首的短暫。
此詞當為作者于蘆溝橋送別友人時所作。蘆溝橋為古代南北交通要沖,多有送別場景。詞中“春草”點明時節,“旗亭行色”“陽關三曲”等細節,反映出清代文人送別時以詩詞寄情的傳統,作者或因友人北行,觸景生情寫下此作。
全詞以蘆溝橋春景為背景,圍繞送別場景展開,通過細膩的細節描寫(如楊絲系馬、杯酒話別)和情感對比(聚短離長),生動刻畫了友人離別時的復雜心緒,體現了清代婉約詞風對情感的精準捕捉。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